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部分農村鄉風觀察:一年辛苦錢 一天吃精光

2017年03月08日 17:50 | 來源:半月談網
分享到: 

營造文明鄉風“大氣候”

2016年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召開關于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把反對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培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提升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強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引導群眾抵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債等陳規陋習。

地方積極響應,移風易俗工作迅速展開。作為全國移風易俗試點省份,山東、陜西積極推行喜事新辦、厚養薄葬、喪事簡辦,普遍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普遍建立起紅白理事會并切實發揮作用,全面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采訪中,記者發現,河南、湖南、湖北等多個省份正著手治理農村鋪張風。例如,河南濮陽市臺前縣于2016年11月底出臺了河南首個《紅白事標準參照指導意見》,詳細規定了紅白事彩禮煙酒標準;湖北省每年安排1000萬元,主要用于獎勵村紅白理事會,并對紅白理事會成員進行輪訓。

不過,一些地方政府過于激進的做法也引發輿論爭議。例如,某縣開展濫辦酒席治理活動,將婚喪嫁娶之外的辦酒席一律定義為濫辦,懸賞數百元鼓勵群眾進行舉報,一經查實,無論事主是干部還是群眾,飯菜一律沒收。

裴春亮認為,移風易俗絕非一時一力之功,對普通群眾采取行政手段進行直接干預,可能適得其反,從而引發輿論對移風易俗必要性、正當性的質疑。對基層政府來說,移風易俗的難點,在于如何處理好行政干預和村民自治之間的關系。

移風易俗關鍵在發揮村民自治作用。“通過行政引導培育‘軟環境’,通過村民自治制定‘硬杠杠’?!迸岽毫琳f,樹立新鄉風、劃定新標準要尊重公序良俗,不宜過于僵化越位、或用強制方式。如一些地方在出臺措施時,要求“復婚、再婚不得操辦酒席”等不符合農民真實意愿的應當避免。

河南省臺前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傳軍表示:“要發揮好村民自治、村規民約的作用,治理鋪張浪費關鍵在引導紅白理事會、民間媒人發揮積極作用,讓農民更好地自我服務、自我管理?!?/p>

此外,社會風氣的養成需要輿論大環境的支持。裴春亮、馬文芳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一是要發揮好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通過樹立一批勤儉持家好家風的典型,宣傳一批紅白事簡辦的新變化,教育引導群眾。二是對近年來一些門戶網站、微博等炒作奢華婚禮、過度傳播不良信息的行為進行約束,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環境,通過多方合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村 鄉風 觀察 苦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