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投貸聯動”試點一年:銀行積極推進 瓶頸仍待突破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投貸聯動”試點一年:銀行積極推進 瓶頸仍待突破
新華社記者王曉潔
距離去年4月銀行業“投貸聯動”試點政策出臺,已過去近一年。記者調查發現,各地銀行積極推進試點項目,但仍然面臨諸多難題待突破。
2016年4月,銀監會、科技部、央行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允許10家試點銀行設立投資子公司、投資科創企業,為客戶提供“信貸+股權投資”的綜合金融服務。
對銀行業而言,投貸聯動意味著可以用投資收益抵補信貸風險,多家銀行積極推進試點落地,各地銀監局給予支持。
北京銀監局與市金融局、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印發了實施細則,與試點銀行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全國首個投貸聯動試點項目便誕生在北京中關村——2016年11月,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分行向北京仁創生態環保科技股份公司發放貸款3000萬元,國開行投資平臺“國開科創”的3000萬元投資同時到位,支持該企業在海綿城市、科技環保領域進行研發。
記者從北京銀監局獲悉,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投貸聯動規模已達40.06億元。投貸對象集中于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行業。
“中國銀行給了我們非常及時的支持。”北京訊騰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煒說。2016年底,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為訊騰科技提供了800萬元的貸款與800萬元的股權投資,這是一家深耕北斗精準服務的科技企業。
中國銀行北京分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馬文介紹,中行北分專門成立了“投貸聯動業務中心”,并組建了專家庫,為投貸聯動業務提供專業建議。通過在中關村示范區等重點區域設立“中小企業戰略業務單元”,不斷培養專業人才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北京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已累計落地126筆、余額12.37億元;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出資10億元支持國內最大的環保領域并購,并擬成立50億元規模的中關村科創投貸聯動基金,探索大額投貸聯動。
然而,投貸聯動的深入推進也面臨諸多挑戰。一家股份制銀行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銀行投資子公司的風險計量和資本撥備政策尚不明確,銀行設立投資子公司的申請批復不夠及時,風險補償機制也有待完善。
浦發硅谷銀行行長蔣德表示,投貸聯動模式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美國,也僅有少數銀行從事投貸聯動業務。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銀行業在實踐投貸聯動的過程中,需注意風控問題;監管層也應有針對性地更新考核機制。
面對挑戰,各地銀監局都在積極探索創新的管理模式。北京銀監局表示,將與北京市金融局、中關村管委會部門聯動,研究論證風險補償基金,實現資金可進可出、及時補償、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等目標。上海銀監局也在研究制定專項激勵機制、建立專門的管理信息系統。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王靜文表示,投貸聯動是適合中國發展階段的金融創新,隨著混業經營的逐漸推進,以及金融監管體制的相應調整,投貸聯動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投貸聯動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