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清退“僵尸企業”債咋辦?代表委員熱議去杠桿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清退“僵尸企業”債咋辦?——代表委員熱議去杠桿
新華社記者 吳雨、許晟、郁瓊源
“企業在清理處置過程中,遭遇債權損失與債務負擔沉重雙重瓶頸,導致‘僵尸企業’多年僵而不死、難以處置。”——這是出自致公黨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的一份提案。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處置“僵尸企業”債務?怎樣約束國有企業財務杠桿?這些成為擺在今年去杠桿工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清退“僵尸企業”債咋辦?
“‘僵尸企業’沒有競爭力,遲早會被淘汰,去杠桿的關鍵就是清退這批長期浪費資源的‘僵尸企業’。”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說。
但清退“僵尸企業”不是說簡單關門了事,背后沉重的欠債該咋辦?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都本偉表示,如果不加以處置,“僵尸企業”背負的債務或將變成銀行不良貸款、違約債券等,給防控金融風險帶來較大壓力。
“目前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偏高,測算有150%左右,高于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要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防范高杠桿率帶來的風險。”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原主任徐紹史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有效處置“僵尸企業”。積極穩妥去杠桿,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
都本偉認為,對于杠桿率較高、獲利能力差的“僵尸企業”可采取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并建立市場化退出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桿工作。
去年以來,江西、山東等地組建了不少債委會,各債權銀行協商采取一致行動,不得隨意停貸、抽貸,對“扶持類、挽救類、退出類”企業的債務采取不同對策。正是在債委會的協調下,原本山東肥礦集團銀行金融債權清償率僅有4成左右,最終得以保全全部本金。
“債委會在處置‘僵尸企業’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可以促使銀行、企業、地方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坐下來共同面對問題。”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說。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已經成立的債委會12836家,涉及用信金額約14.85萬億元。
國有企業如何降杠桿?
國有企業在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這些企業的特點是投資大、負債高。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
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特邀顧問楊凱生表示,降低國有企業杠桿率,關鍵是要找到國企杠桿率之所以高的原因,爭取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曾是遼寧國企虧損大戶,該企業生產經營資產負債率一度高達241%。2012年決定實施破產重整后,該企業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由引入的民營股東全權負責經營管理,合理控制負債率。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去年前9個月已實現利潤1.41億元。
“現在強調管理國企要以‘管資本’為主是正確的,但如果認為‘管資本’只是提升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那還不夠。”楊凱生認為,“管資本”還應包括一個內容,即國企出資人、國企監管人有責任維護國企杠桿率的穩定。
楊凱生認為,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應隨時關注杠桿率變化,一旦臨近或超逾負債率標準,就要設法以各種形式向其注入資本。
債轉股會不會給“僵尸企業”輸血?
“國有企業的債務負擔比較重,是因為資本補充機制還不夠。”全國政協委員、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表示,在去杠桿方面,今后以債轉股為主要方向。
記者從發改委了解到,截至3月6日,銀行所屬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四類實施機構與36家企業簽訂了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簽約金額4877億元,涉及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已落地實施金額530億元。
債轉股項目加速推進,是否會令“僵尸企業”存活更長時間?對此,郭樹清明確表示,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債轉股,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談判,完全由當事各方自覺自愿協商談判。但是,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僵尸企業”禁止作為市場化債轉股的對象。
除了“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推進資產證券化”“加大股權融資力度”等措施。
都本偉認為,對于獲利能力相對較好、但債務風險較高的企業,可通過債轉股、債務置換、加大直接融資比重等方式緩釋風險,優化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使企業實現扭虧為盈。而對于具有穩定資金流、較大獲利空間的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可以通過規范開展債券融資的方式鼓勵擴大發展,優化其債務結構。
“報告中提出的舉措都很好,但重在落實,千萬別讓好政策落空了。”尤小平說。(參與采寫安蓓、徐揚、岳德亮)(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杠桿 企業 僵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