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他認識300余種花草 卻說吃野菜對身體無益
一簇不起眼的野草,用手心撫摸,什么感覺都沒有;用手背輕輕一碰,哎喲,好像被扎了一下——這是蝎子草。在紫竹院公園里,60多歲的舒志剛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由于手掌沒有毛孔,可以用手掌觸摸蝎子草;手背毛囊豐富,一旦碰到,就有被蝎子蜇的疼痛感。
老北京人舒志剛不是什么出名的大植物學家,卻非常酷愛花花草草,20世紀60年代他曾赴云南西雙版納橡膠農場勞動,目前是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會員。老舒常年背著一臺相機,在北京胡同里溜達,尋找角角落落里的野花草。老人后來寫了一本書《城市野花草》,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北京城里300種野花野草。
舒志剛說,紫竹院公園是京城最“野”的公園——生長著大量野生花草。著名的藥材“半夏”、紅軍長征時吃過的“厥麻”,美如小草莓的“蛇莓”,最皮實的植物“小葉樸樹”就悄然長在百姓身邊。
很多市民都憋著春天到了去挖野菜,說有營養。舒志剛可不這么看,他說,野菜大多是鋪地植物,由于汽車尾氣、空氣污染、流浪動物等原因,野菜大多已被污染,并非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健康無害”,而且很多野菜具有毒性。
600多年前,明成祖朱棣的一個兒子,因不忍看民眾挨餓,編輯出版《救荒本草》,專門介紹哪些野菜可以吃。“可現在不是那個時代了。”舒志剛說,人類常吃的食物,歷經千年時間滌蕩,留下來的都已經是精品,能夠提供人類所需要的所有營養,不需要再跟野菜較勁,“吃野菜就是多此一舉。”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很多野生植物越來越少。舒志剛說,從北京邊緣向城市中心每推進1000米,物種就減少5個,1993年出版的《北京植物志》中被列為“極常見”、“較常見”的260多種野生植物中,至今有上百種已在京城難覓蹤跡。
本周日驚蟄節氣,小動物們蠢蠢欲動,小草馬上返青。帶著您的孩子,帶上一本《城市野花草》,去認識春天吧。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崔紅
編輯:趙彥
關鍵詞:驚蟄 野菜 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