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安倍將把日本引向何方
安倍的第二任自民黨總裁任期到明年9月屆滿。為了成為戰后任期最長的首相,自民黨即將修改總裁最多任兩屆的規定。如果明年他順利連任,其任期也就到2021年結束,此時本世紀也就剛過去1/5稍多。他的后任是否會繼續執行這一路線,看來安倍是信心滿滿的。中日關系急轉直下,就是從其前任的民主黨 (現改名為民進黨) 野田佳彥政府開始的,只不過安倍上臺后其抗衡中國的政策力度更大得多。從前述引發安倍此番答辯的民進黨眾議員的提問來看,以及安倍在如此答辯后居然沒有受到朝野兩黨的任何質疑來看,安倍的這一思路是被認可的。如今無論是日本政界還是輿論界,炒作“中國威脅論”具有高度一致,什么事情都要與此掛起鉤來,否則就是“不講政治”。于是各種雷人的奇談怪論此起彼伏,幾乎所有的公眾人物都在比試看誰在指責中國時更奇葩。
謂予不信,且舉以下兩例:
在1972年兩國邦交正常化以前,中日雙方沒有官方聯系渠道,彼此基本上沒有關聯。但如今日本居然出現了如此一說: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是為了沖擊當時正在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如此豐富的想象力,足以與段子手有得一拼了。
明仁天皇去年已明確表達了生前退位的心愿,日本政府基本確定在2019年元旦讓其退位,這就必須確定新年號來取代目前的“平成”年號。為此,日本相關人士仍準備從相關中國國學經典中尋找。對此日本又有人受不了了,叫嚷應借鑒日本古籍。其實這是從近1400年前的飛鳥時代以來就一以貫之的做法,僅以最近的幾個年號為例:目前的“平成”年號來自《尚書·大禹謨》中的“天平地成”,此前的“昭和”年號來自《尚書·堯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大正”取自《易經·臨》中的“大享以正,天之道也”;而“明治”的出處則是《易經·說卦傳》“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如今日本人居然連這一傳統也要改,難道想割斷歷史?
日本內閣府每年發表關于外交問題的民調,其中對華親近感持續下降,官方和媒體都不斷拿此說事,似乎是民意在推動政府決策與中國對立。實際上從上述安倍言論可以清楚看出,完全是安倍本人的姿態在引導民意與中國對立。缺乏理智的日本將會走向何方?20世紀上半葉,日本國內曾叫囂“一億玉碎”(號召全體國民為戰爭獻身),狂熱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最后結果呢?殷鑒不遠,希望日本不要因健忘癥而重蹈覆轍,使國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作者 陳鴻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原所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安倍 日本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