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從價值觀層面推進黨的建設
堅持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語境中反復重申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這顯然表明我們黨的全面從嚴治黨并未僅僅停留于明規矩、講紀律、“管人”的剛性一面,而是要深入到思想意識、信念、覺悟的深層次去“全面”地“治理”好黨。其著眼點更在于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黨的治國理政任務和黨作為“兩個先鋒隊”所承載的歷史使命。就此而論,強調并重申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就具有十分豐富和深遠的政治—文化內涵,并理當在管黨治黨、黨性教育中占據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位置。
治黨以“心”為本,重申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為共產黨人“立心”“定心”“安心”。中國共產黨人強調不忘初心、守住本心,“正心誠意”地承擔自己的歷史使命,這既是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傳統仁人君子精神追求的承繼,又是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跟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人是具有自覺意識的能動實踐主體,一個人的思想意識、觀念,決定著他的行為抉擇,因此共產黨人只有在具有了無產階級的思想認識和覺悟以后,才有可能從事無產階級運動。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立場創造性地同中國傳統的“心”的概念相結合。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心統性情”“身心不二”,人是憑著自己的一顆“心”來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一個人心正則一切皆正,心不正就難免邪念滋生、出軌越界、無所不為。因此,無論對于我們整個黨組織還是每名黨員個人來說,修心、立心都是最根本的,正所謂“先立乎其大者”。管黨治黨,就必須要深入人心,以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將共產黨人的“初心”“本心”在“天地之間”立起來,使全體共產黨人能夠在今天中國社會的全面深刻變革之中心有所定、心有所安、心有所屬,始終保持為了國家民族人民的赤子之心、排除私心雜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公之心、中正平和之心。中國共產黨人也就能始終保持住定力、經受住誘惑,知是非、知榮辱、知進退,戰勝任何困難和危險的挑戰。
治黨以“道”,重申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以解決共產黨人治國理政之“道”的問題。在中華文明的歷史語境中,人的天職或天命就是要守道、弘道;任何一個治理天下的“政統”之背后都必須有“道統”、道理的支撐,“治天下”的關鍵就在于守住人間正道、行大道。基于此,中國共產黨人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就是要打通“政”“道”二統,立黨執政以“道”。當然,今天我們中國共產黨建設自身、執政治國的“道”跟中國傳統的“道”不能完全等同,它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既包含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立場、觀點、方法,又包含中華文明道統精義的傳承,是兩者在中國具體現實語境下的深層結合。同時,治黨以“道”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理性精神,反對僵化保守的教條主義,也要堅持“道器不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到事中求、在事上磨練的“實事求是”精神。中國共產黨人只有也必須在實踐中、在具體的干事創業中,去求共產黨人的“真經”、修共產黨人的“真道”。
治黨以“德”為基,重申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以“立德”。“德者得也”,“道”之得于心、化為行,就是“德”。中國共產黨立黨執政的根本之“道”轉化為每名黨員同志的思想自覺與行為自覺,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德”;共產黨人的初心、本心,就體現為其具體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風范。共產黨員的道德修養,一直被擺在管黨治黨的重要位置;講政治與講覺悟、講道德、講修養一直被看作是內在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毛澤東同志的“老三篇”,劉少奇同志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到今天的“三嚴三實”“兩學一做”都無不體現出這一點。中國共產黨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價值取向,更彰顯出道德在黨政治文化、組織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今天中國共產黨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加強道德修養,就是要發揮中國共產黨政治文化、政治倫理的傳統優勢,在新形勢下解決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信仰型、學習型政黨的“內圣”的問題。同時也是要讓每名共產黨人在自我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實現“內得于己、外得于人”,實現成就自我與奉獻組織、國家、人民的有效統一。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共產黨人 中國共產黨 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