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六問中國手機變局:性價比會成為歷史嗎?
2 性價比會成為歷史嗎?
用低端換銷量的路數行不通了
最近HTC高管放話,HTC將停止追逐在低端入門市場的手機銷量,轉而專注于設計和銷售高利潤的設備。無獨有偶,春節前羅永浩宣布錘子將放棄千元機產品線:“為了品質今年要做高端,所有千元機以下產品線全部砍掉,因為低端會拖累產品質量。”
種種跡象表明,“不求前期利潤、先靠性價比上量”的做法正在讓道給“賣一部手機賺一點錢”的傳統商業模式。更多的廠商開始向價格戰說不,向高端要利潤。
從去年開始,許多廠商轉型加強中高端市場布局。華為向5000+市場發動沖擊,甚至造出萬元機;OPPO、vivo沖上了4000元檔位;連一向打性價比牌的小米也秀出自家的概念機;金立也推出高達6999元的高端機,甚至還有16999元奢華手機。
盡管千元機市場依然是不能放棄的山頭,但是向低價要規模的路數已經過氣了。
GfK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中高端(2500元至4000元)成為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該機構預計,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中高端規模將進一步放大,持續推動中國手機市場結構升級。
王陽認為,千元機永遠有市場。但是千元機不再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性價比也不會消失,畢竟各個價位都有自己的用戶群。
中興通訊終端總監呂錢浩認為,面對成本上升的壓力,廠商一般有三個選擇:第一條路,通過聚焦產品實現單品規模上量來攤低成本;二,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實現品牌溢價;三,向中高端市場轉移。在他看來,這三條路線大部分廠商都會交叉使用。但最核心的一點是,未來手機終端是產品、創新、渠道、服務、產業鏈、品牌等多個緯度的競爭。“向體驗要用戶,向用戶要口碑,向口碑要品牌,最終實現從品牌獲得利潤。我想這是更多終端廠商的必由之路。”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手機 變局 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