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2017年地方政協全會系列綜述:“小目標”飽含大期盼
在天藍、地綠、水凈的環境中安居樂業
縱觀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部署依然占據重要篇幅,各地政府紛紛列出今年的民生目標,提出具體的落實政策。同時,這些事關人民群眾福祉的民生領域,也是政協委員們密集關注的話題。
重慶市政協委員徐登權呼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努力促進社會就業。江蘇省政協委員蔣敏建議,開發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區域、不同階段創業的培訓項目,以青年創業帶動村民就業、將本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富民優勢。山東省政協常委盛振文提出,消除民辦高校畢業生遭遇的“出身”歧視,讓民辦高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學有所用。浙江省政協委員齊育華建議,消除對殘疾人的偏見和歧視,國有企業和職能部門主動設定崗位,安置殘疾人就業。福建省政協委員蔡圣提出,充分發揮福建省對臺政策優勢,適當放開資質認證的準入門檻,加強創業輔導,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閩就業。
在今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精準“去庫存”、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成為多地“住房民生”的工作重點。
北京市政協委員程留恩建議,執行分區域限購限貸政策,主要限制城六區的住宅交易和貸款發放,通過經濟杠桿,實現人口疏解。山東省政協委員吳健民認為,繼續健全調控政策機制,給房地產市場劃出“紅線”,降低住房的投資屬性,讓住房真正回歸居住屬性。民建福建省委認為,在化解房地產高庫存風險的過程中,嚴控總量,調整存量,精準定位,有效化解房地產高庫存風險。江蘇省政協委員余珽提出,加快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房屋租賃市場,在改善住房保障上進一步提升水平、滿足需求。民進沈陽市委建議,把棚戶區改造回遷安置作為房地產去庫存的主要途徑,在房地產庫存面積較大的情況下,通過政府行為將改造貸款用于回購存量商品房。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環境污染依然是各地兩會上的重要議題,“藍天行動”、“河長制”、“環保警察”等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北京、天津、河北、陜西、湖北、吉林等省市明確立下今年的治污目標。
“治理大氣環境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要有耐心、有信心,打好這一場持久戰。”河北省政協委員張羽建議,成立關于大氣污染研究的專門機構,從區域聯動乃至國際協同上下功夫。陜西省政協委員裴成榮建議,從經濟手段入手,對電力和成品油價格領域進行改革,給予火電廠、煉油廠足夠的經濟激勵進行環境治理。甘肅省政協委員黃建平提出,建立大數據環境監測網,實時、快速、準確定位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擴散,以解決區域污染物時空演變等信息匱乏的局限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委員何成鋼以和田地區為例,認為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新疆,首先要保護好發揮生態效應的林木,讓老百姓從生態保護中獲得切切實實的利益。福建省政協常委薛雄志建議,構建流域—河口—海岸帶為一體的污染防治海陸聯動機制,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以海定陸”的生態文明建設路子。
編輯:薛鑫
關鍵詞:地方政協全會 脫貧攻堅任務 民生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