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趙忠賢院士:坐得住“冷板凳” 才能“一戰(zhàn)成名”

2017年02月10日 16:21 | 作者:白國龍 | 來源:半月談
分享到: 

那些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與艱難險阻

高手出招,看似行云流水,但一招一式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與艱難險阻。

1986年,45歲的趙忠賢偶然讀到一篇歐洲科學家柏德諾茲和繆勒發(fā)表的論文,講的是“銅氧化合物可能存在35K超導性”。當時很多人不相信,但這與趙忠賢1977年發(fā)表的論文觀點“不謀而合”。作為極少數(shù)“醒得早”的人,他立刻組織團隊,開始研究銅氧化物超導體。

那時科研條件異常艱苦,好多設(shè)備是趙忠賢團隊自己造的。比如,燒樣品的爐子就是自己動手制作的,買的設(shè)備都是二手貨。

有了自制爐子,趙忠賢和同事們不分晝夜地干,夜里不睡覺,困了就靠在桌子上歇歇,有事就起來繼續(xù)干。

很快,趙忠賢團隊獲得了40K以上的高溫超導體,一舉突破了認為“超導臨界溫度最高不大可能超過40K”的麥克米蘭極限。

一時間,世界物理學界為之震動,“北京的趙”一“戰(zhàn)”成名。

趙忠賢團隊的研究使得超導電性低溫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由原本昂貴的液氦變?yōu)楸阋硕糜玫囊旱⒁虼双@得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趙忠賢等人的成果,凸顯出柏德諾茲和繆勒的論文的意義,1987年這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柏德諾茲說:“趙教授及其同事們的研究成果是舉世矚目的,感謝他們?yōu)槭澜缈萍嫉陌l(fā)展和超導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研究超導帶給科學家的并不總是期望,也有迷茫。

科研進入低谷時,一些研究者紛紛“轉(zhuǎn)向”,有些研究團隊甚至解散了。但趙忠賢認定,高溫超導研究有潛力,未來必將有重大突破。他帶領(lǐng)團隊頂著“難出成果”的壓力堅持高溫超導研究,無數(shù)次制備、觀察、放棄、重新開始……正因有久坐“冷板凳”的深厚積累,才有后來發(fā)現(xiàn)鐵基超導體的爆發(fā)。

2014年初,趙忠賢等憑借鐵基高溫超導研究再次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7年1月9日,趙忠賢走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的領(lǐng)獎臺……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趙忠賢 冷板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天堂网站一二三区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