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嶺永川秀芽、辣妹子榨菜、靜觀釀造醋……掰著手指頭數一數,你能一口氣說出多少個重慶名牌農產品?又有多少品牌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大品牌、強品牌、好品牌”?2月5日發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突出“優質專用”和“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生產供給,這無疑對農產品品牌化提出了新要求。
對重慶市政協常委、市農綜辦主任唐雙福來說,如何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是他早已深度關注并探索良久的命題,在今年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期間,他就建議大力實施品牌農業發展戰略,為重慶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唐雙福的呼吁并非小題大做,放眼重慶農產品品牌發展現狀,的確不容樂觀:據統計,市農委評選認定的重慶名牌農產品有678個,有效期內173個,擁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6個、全國區域公用品牌4個……“全市農產品品牌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省市相比差距較大”,唐雙福看到,重慶農業發展存在重生產、輕品牌的現象,現有品牌“亂、雜、弱、小、散”的狀況明顯,而品牌管理割裂,扶持力度不大等問題,更是使得農產品品牌的培育發展合力難以形成。
“品牌化建設投入力度不夠,企業發展自有品牌的積極性較低。”市政協委員、長壽區農委副主任王永全認同唐雙福的觀點。“頂層設計和協調聯動機制缺乏,公用品牌少,市場認知度不高……”市政協委員劉建也道出農產品品牌發展的短板。他們認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必須加快品牌體系建設。
何處入手?在唐雙福看來,品牌創建需要市政府研究制定全市農產品品牌中長期發展總體規劃,盡快構建“全市農業形象品牌+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的農產品品牌體系;還要積極建立“企業質量溯源系統+檢驗檢測體系+質量誠信體系”的重慶品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劉建認為,更要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率先實行標準化的生產和完整的質量安全認證,建立全面的質量可追溯體系。
酒香也怕巷子深,怎樣讓“重慶造”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全國、走向全球?搭建宣傳營銷體系必不可少。唐雙福建議,加快建立“宣傳網絡+營銷網絡+推廣網絡”的重慶品牌農產品宣傳營銷體系。而完善“財政+稅費+金融+項目”的政策保障體系,則是委員們建議最為集中的部分:王永全建議按照銷售額或商標知名程度,加大對企業自有品牌的補貼力度,提高企業創建自有品牌的積極性。劉建希望采取多種稅收優惠政策,從農產品生產、儲運、保鮮和深加工至品牌營銷各環節給予稅收優惠激勵,鼓勵創建更多公用品牌。唐雙福建議,除了在授信額度、涉農金融產品、擔保、保險、品牌資產抵押等方面加大對品牌農業企業的扶持力度外,在涉農項目安排上,還要堅持整合資源、重點扶持、連續扶持,著力提升品牌企業實力。(記者 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