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夢中打傷妻子?竟是帕金森預警信號!
專家提醒,夜間睡眠不安是帕金森病常為人們忽視的早期預警信號
55歲的廣州教師陳伯溫文爾雅,然而近四年來,只要他一進入夢鄉,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不僅夢話不斷,大喊大叫,還會拳打腳踢,甚至打傷同床的老伴。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獲悉,陳伯近日被診斷為帕金森病,而夜間睡眠不安正是帕金森病常為人們忽視的早期預警信號。
握不住筆才知得了帕金森病
陳伯從教30余年,一手漂亮的板書是他的絕活兒。然而,近一年里,每當他板書時,右手總是難以抑制地抖動,讓他握不住筆,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近日,陳伯被確診為帕金森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陶恩祥教授告訴記者,在幫助陳伯回溯病史時,醫生們發現了一個被陳伯“遺漏”的重要線索。原來,陳伯晚上睡覺就愛打呼嚕,四年前出現夜間多夢,其愛人訴其經常講夢話,偶爾大叫,發展至后來,他在睡覺時拳打腳踢,甚至打傷其愛人,而陳伯醒來后完全不知夢中發生過什么。
陶恩祥指出,四年前開始出現的夜間睡眠不安,即是帕金森病的一個早期表現。如果他能早些注意到這個預警信號,就能更早地發現帕金森病。
目前,經使用抗帕金森藥物,陳伯病情明顯改善,右手的抖動基本消失,身體的僵硬感和行動緩慢亦有所好轉。與此同時,陳伯夜間睡眠中的不安也得到了改善。
手抖之前非運動癥狀已經出現
“帕金森病為人們熟知的,往往是較為典型的癥狀例如肢體的抖動、行動變慢、肢體僵硬感等,我們稱之為‘運動癥狀’。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是在出現運動癥狀后才就醫的。”陶恩祥指出,相對來說,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往往少人知曉,像嗅覺減退、夜間睡眠不安等非運動癥狀,在現有的醫學研究中已經被證實,經常出現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即運動癥狀出現之前。
夜間睡眠不安,醫學上稱為“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發作時主要表現為多夢,且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主訴經歷著可怕的夢境,睡夢中出現各種復雜的行為異常,包括大叫、夢游等,而更多的則為猛烈粗暴的動作,危害自身或他人,文獻報道有1/3患者自傷,2/3患者在睡夢中傷害配偶。其實,睡眠障礙作為帕金森病一個重要的非運動癥狀,還有著很多其他表現,包括失眠(入睡困難、易醒、斷續睡眠)、日間睡眠過多(夜間清醒、白天瞌睡)、睡眠發作(活動中突發不可克制的睡眠)等,也是不容忽視的。
改善睡眠障礙不能只靠吃藥
對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礙的治療,是一個多方面綜合性的治療,不能只靠吃藥。陶恩祥建議,首先患者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這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具體就是要有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包括室溫和光線適宜;床褥不宜太軟,以免翻身困難等。
其次,很多患者尤其是還在職場的患者,得知病情后會出現沮喪、悲觀的消極心理,而這種心理會對睡眠造成不利影響。家屬應多給予患者信心和鼓勵,從心理上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對改善睡眠會有幫助。
至于藥物治療,則有賴于專科醫師的專業知識。陶恩祥指出,藥物治療睡眠障礙有時也會矯枉過正,如有些人出現原來沒有的其他睡眠障礙,而這因人而異。因此,在藥物治療中更需要通過實時觀察,尋找一個人自身的平衡點,調整藥物用量,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王海芳、黃凱勛)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夢中打傷妻子 帕金森 夜間睡眠不安 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