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電子垃圾總量增長“泛濫成災” 非法傾倒原因何在
聯合國智囊團——聯合國大學組織的世界首個“區域電子垃圾檢測”項目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東亞和東南亞的廢棄電子產品數量在2010年至2015年間增長了63%,電子垃圾總量和人均產生量均快速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后,這一增長現象更顯驚人。
亞洲的12個國家和地區構成了最大的消費者群體,購買了近一半市場份額的電子產品。報告獨特地展示了區域電子垃圾狀況,直接將不同區域進行橫向比較,并根據先行國家的成熟經驗,向不發達地區提出未來電子垃圾管理的體系和政策建議。
數量驟增源自哪里
聯合國大學項目研究人員魯迪格·庫爾說:“對于缺乏環境友好型電子垃圾管理基礎設施的許多國家來說,這類垃圾的數量驟增令人擔憂。”現有電子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負擔過重,對環境治理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報告列舉的電子垃圾增加的主要趨勢包括:技術創新加速了新產品的推出,特別是便攜式電子產品類別,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等小型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工業化國家人口不斷增加,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成為相當有實力的電子產品消費者;由于硬件不兼容和軟件要求,電子產品很快因快速發展的技術變得不再時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電子垃圾也隨之增長;進口貿易提供了更多的新產品和二手產品,也增加了電子垃圾的潛在來源。
非法傾倒原因何在
研究報告警告,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不當和非法電子垃圾傾倒,卻沒有考慮由國家來對電子垃圾立法。
消費者、拆解商和回收商往往成為非法傾倒的主體,他們拆卸和處理非功能部件的殘余物釋放到環境中,形成了“開放傾倒”。
研究表明,非法傾倒電子垃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條:首先,用戶缺乏單獨處理過時電子產品和電子垃圾的意識,非正規電子垃圾回收商也往往缺乏相關的行為危害性知識;其次,如果用戶需要為回收電子垃圾支付費用,一般都會選擇忽略收集和回收系統,因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再者,現有系統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處置電子垃圾,造成的不便讓人們缺乏正確處置的動力。另外,缺少合適的場所來處置危險廢棄物和電子垃圾殘余物,以及電子垃圾立法管理不當或執行不力,也可能導致電子垃圾泛濫。
編輯:梁霄
關鍵詞:電子垃圾 傾倒 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