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地方兩會關注民生熱點:2017 這些領域將迎來改變
目前,山東、江蘇兩省的省級兩會正在舉行,在此之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召開了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觀察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部署依然占據主要篇幅,包括教育、環境、醫療、住房等等,各地紛紛就民眾關切的問題,列出今年的民生目標。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何改善?
——北京推藥品陽光采購 天津擬提高住院報銷比例
作為民生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直受到民眾高度關注。中新網記者注意到,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提高住院報銷比例、推進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問題被不少地方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計劃。
北京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全面實施醫藥分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推進復合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時要大力推行藥品陽光采購,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大醫院與社區用藥銜接。
而今年天津提出了“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800元,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目標。
在醫保制度銜接方面,湖北省提出要全面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治等各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實現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河南明確要完善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試點,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
入園難問題如何緩解?
——多地提出將新建、改建幼兒園
全面兩孩政策去年落地后,對教育資源配置提出了不小挑戰。今年,新建、改建幼兒園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點工作。
例如,天津市今年的目標是新建和提升改造城鄉幼兒園100所,完成200所義務教育學校達標建設。
寧夏明確要新改建農村幼兒園220所,實現1500人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提高4個百分點。
除了解決教育資源配置問題,部分地區家長的經濟負擔也有望進一步減輕。例如,青海今年就提出,要取消義務教育學校社會實踐及校外活動收費項目,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50元。
編輯:梁霄
關鍵詞:地方 兩會 關注 民生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