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春節短信發送量同比下降16.9%
春節短信發送量同比下降16.9% 連續4年走低
剛剛過去的雞年春節,曾經風靡的拜年短信發送量僅為歷史高點時的三成多,正在淡出年俗文化,而搶紅包、“集五福”等新玩法則持續受到追捧。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7天,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116億條,同比下降16.9%;除夕當日,短信發送量31.9億條,下降幅度達32.8%。
記者查詢歷史數據發現,自2013年春節放假期間拜年短信創出311.7億條的歷史高點后,2014年出現“拐點”,當年春節期間短信業務量下降42%至182億條,隨后節節走低。
現在,中國年輕人更青睞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溝通方式。騰訊今年放棄了在春節期間對紅包的營銷活動。但數據顯示,今年除夕至初五,微信紅包收發量達到460億個,比去年同期增長43%,“80后”“90后”成為紅包收發的主力軍。
年輕人還喜歡使用“表情”。除夕至初五,微信用戶共發送160億次表情,其中37%的表情由“90后”發出。“雞年大吉”成為今年春節最火表情。
支付寶稱,支付寶“五福紅包”活動參與者中最終有1.68億人集齊五福,也有廣大的用戶基礎。
在年俗文化變遷的背后,是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據工信部統計,在成為拐點的2014年春節放假期間,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長了86%。今年同期,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比去年翻番,仍然高速增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春節 短信 發送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