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部分農村彩禮高致“因婚返貧” 縣城有房有車成標配
近年來,隨著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結婚相互攀比、鋪張浪費之風在一些農村地區也愈演愈烈。河南省欒川縣的倪先生說,與城市不同,農村十里八村都沾親帶故,紅白喜事兒多的月份,不僅人人自危,更是鋪張浪費嚴重。由于沉重的彩禮壓力,即使家有百萬還是會因“結婚返貧”。
倪先生告訴記者:“一個親戚家手里有一百萬存款,這在農村不得了,但他現在遇到難題。倆孩子都找對象,對方要求必須在縣城有房,算下來一百萬剛好夠倆孩子買毛坯房,還不敢買太大。拾掇完后,一百萬基本上花完,孩子結婚都沒錢。”
在我國,彩禮之俗由來已久。結婚時,男方給予女方一定的聘金、聘禮,一方面表明自己的誠意和決心,另一方面也達成了某種形式上的契約關系。而如今,這一延續幾千年的傳統婚嫁風俗卻越來越往一條畸形化之路上發展,攀比、鋪張、炫富、浪費等諸多不良風氣也接踵而至。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表示,農村高價結婚彩禮以及婚喪大操大辦,不僅是社會風氣問題,而且是影響農村社會總體穩定、阻礙農民徹底脫貧致富的重大問題。大量存在的農村離婚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始作俑者多為高價彩禮、大操大辦。另外,被婚禮嚴重透支的家庭經濟讓父母重新返貧,導致其在年邁體衰的境況下病無可醫、老無所養。
公共管理學專家丁兆林認為,現在把彩禮重新拿出來,說明經濟價值又體現出來了,男女平等的理念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當錢財在婚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時,人的位置在下降。如果社會保障真正完善,彩禮不具有真正的價值,人們在婚姻中更看重象征意義的東西,比如婚戒等。
要想遏制部分農民“因婚致貧”“隨禮返貧”,還需要引導農民移風易俗,潛移默化地轉變思想意識,通過倡導新事新辦、健康婚禮、文明婚禮,逐漸使新的婚姻風尚成為農村婚俗的主流。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提到,有的村莊由村委會下屬或者村民自發成立了自治組織“紅白理事會”,對規范農村彩禮起到了積極作用。
王叢虎建議,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有的地方通過官方紀委紀檢監察,效果并不明顯,因為紀委針對公職人員和黨員。但紅白理事會關系的是所有村民,是民主選出的百姓認可的,可以對每家的紅白事了解干預,農村有這些組織的,比沒有的在彩禮方面要更規范一些。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村 彩禮 標配 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