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重點生態區"產業再造"煩惱:基層擔心考核"吃虧"
◆占國土面積53%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的676個縣市區,一些傳統產業需關停并轉,但產業新動能不足
◆ 針對生態功能區考核差異化不夠,基層擔心考核“吃虧”
◆ 隨著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實施,產業禁、限將成“硬杠杠”,但生態補償不到位
◆ 考核評價“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而是要實現“分場比賽”:開發區域與開發區域比,生態功能區與生態功能區比,并配套不同的考核評價標準
◆ 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權重,應向生態環保、綠色產業發展、扶貧開發成效等傾斜
關于“重點生態功能區”
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我國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重點區域。目前,我國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市區已有676個,占國土面積的53%,這些地區相對落后,但承擔著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重使命。
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研了解到,隨著調結構、去產能進程加快,部分重點生態功能區已進入“產業再造”階段:一些傳統產業因不符合生態保護要求、區域功能定位,需關停并轉或限制準入,舊有增長動力在消退;新產業總體規模偏小,仍處于培育階段,支撐發展的產業新動能仍顯不足。
本刊記者采訪發現,對于重點生態功能區而言,“產業再造”期既是付出轉型代價的陣痛期,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基層地方干部和相關專家建議,在嚴格產業準入的同時,國家應從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產業培育發展兩方面著力,推動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支點。
編輯:梁霄
關鍵詞:重點 生態區 產業 基層 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