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收藏鑒寶頭條收藏鑒寶頭條
聞雞起舞杏花天?
——漫話有關雞造型的中國文物
雄雞報曉,四海升平。丁酉年將至,生肖雞的形象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涵再次被重溫——
對聯由蘇士澍書、潘衍習撰。
湖北天門石河鎮鄧家灣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雞”。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唐墓出土的“泥型施彩酉雞俑”。
河南濟源四澗溝漢墓出土的釉陶“桃都”樹。
山東出土的陶鬹(雞彝)。
太原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青釉龍柄雞首壺”。
清末“雞王鎮宅圖”年畫。
法國雷尼·拉利克設計的《簪子》。
法國喬治·德·拉圖爾油畫《圣彼得的眼淚》。
它是“五德之禽”: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雞鳴,也成為召喚光明、催人奮進的勵志之聲。
它是民俗中的神物:雞王鎮宅、祠鬼神皆以雄雞……古老的自然崇拜中,雞具有無上的神力和辟邪致吉的功能,從而通過祭祀、禳祝、釁禮作用于民眾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
它是禮樂制度的一羽:“巽為雞,亦為號令”。樹金雞于長竿,成為頒布赦詔時的儀仗、帝王發號施令的象征?!敖痣u忽放赦,大辟得寬賒”。從此,雞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不再單單是身披華彩、瞋目含火的斗士,作為光明的使者,亦帶來了無數人生的柳暗花明……
為迎接丁酉年的到來,本刊特約請學者分別圍繞中西藝術中與雞相關的藝術創造撰文,以期于生肖文化之外為讀者打開另一扇窗口——在中外迥然不同的藝術圖景中,激醒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與鑒別力,于人類文化創造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中,更加清楚地洞悉中國文化的特質。——編者
2017丁酉年,正值雞年。談到雞,人們總會想起“聞雞起舞”這個古代比喻志士奮發之情的典故。
古人所以清晨聞雞鳴而早起,是因為古代農業社會一般人缺乏可用的計時器,便習以雄雞報曉的啼鳴,作為一天開始的標志。先秦時期,連開啟城門,也是以雞鳴為依據。雄雞除了每天黎明即高聲啼鳴,還有一個習性就是當一雞先鳴,立即群起效仿,諸家眾雞齊鳴。這又引出“雞鳴狗盜”的故事。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先秦時,齊孟嘗君由秦逃回,夜半至函谷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幸而孟嘗君的門客中有一人會學雞鳴,那位門客大聲學雞鳴,時雖夜半,但群雞仍隨之。守關人聽到群雞齊鳴,依規開門出客,孟嘗君得以在追兵到達前逃離秦國。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聞雞起舞 關雞造型的中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