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多地取消省級優秀學生保送 高考保送“瘦身”成大勢所趨
“省優”保送指標太“軟” 易發“蘿卜評優”
保送生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對高考統考的補充,是給特殊人才的一個通道,是多把“尺子”量學生、對德智體等多元評價的體現。實施以來確實選拔了部分優秀人才進入高校學習。
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自由裁量權大,存在暗箱操作,保送生造假、鉆空子的案例時有發生,保送生政策執行不甚規范。其中,省級優秀學生推選過程不公開、結果不服眾更是廣受詬病。
按照流程,省級優秀學生由學校推舉產生,然后上報到市、省。但各校的評選標準千差萬別,從全國部分學校公示的評選標準來看,僅是對學習成績的單項要求就五花八門。有的要求有學科成績的省級獎項,有的僅要求綜合成績排名為上一學年的班級前十名即可,這就給“蘿卜評優”留了空間。
除了學習成績外,對“德”的評價標準,如“遵守紀律,積極參加活動,有突出表現優先考慮”等也十分模糊。記者查詢吉林省教育廳網站披露的一份省級優秀學生評選標準發現,標準中包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以及孝敬父母、熱愛勞動等條款,但其中“先進事跡”“突出事跡”等模糊的表述則留下了一定空間。一些老師和學生表示,目前網上可以查到一些評選人員的公示信息,看起來事跡很普通,并無突出、先進之感。
省級優秀學生評選條件看似寬泛,但實際上評選范圍很窄,普通學生很少有機會。一些高中教師和學生認為,一些學校在評選省優、省“三好”的過程中,名額往往是帶著“帽子”下來的,普通學生想要爭取難度很大。
廣東一位高校負責人說,目前的保送生規定中,國際奧賽拿獎、公安英烈子女等“硬杠杠”相對好執行,公眾理解程度高,但一些“軟指標”,比如省級優秀學生評選,有空子可鉆,影響到高考的公平性,出現了負面影響。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取消 優秀 學生 高考 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