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離職再創業的“央視人”:追求“變”與“自由”
搞藝術的要掙錢,大家都在摸索
對于另外一些電視人而言,從甲方突然變成乙方,跟客戶打交道也成為一門學問。2010年底,制片人楊智帆離開了工作四年的北京衛視,如今,他建立了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冷眼看電視”,但談及轉型的過程,他感觸良多。“我剛剛有公司的概念時,對公司的管理和運營是很陌生的。因為都是做內容出身的人,談任何一個項目,都是從節目好不好看作為出發點,但是把節目作為產品之后,就要考慮到這個產品能否掙錢,如何掙錢。”
對于在體制內僅僅專注在節目本身的電視人來說,了解市場的規律并不簡單。“體制內的工作牽扯到的事情相對比較少,制片、后期、錄制棚都是配備好的,走預算就行,臺里的制片人不關心廣告的部分,只需要管預算。這檔節目的冠名、贊助都是歸臺里廣告部統一管理,不會直接接觸客戶。”以前從來不看財務報表,到現在邊干邊學,楊智帆笑稱:“要知道這份錢是怎么來的,歸屬是什么。但天天搞藝術創作的人搞數據,會崩潰。”
目前,很多制作公司都缺個崗位——商務導演,在楊智帆看來,這就是個類似轉換器的角色,既得懂節目內容,有話語權,知道某個環節和設計能否達到客戶要求,又得懂商業語言。“從體制內出來的傳統電視人,大多數往往很難駕馭商業語言,不知道客戶的思維是什么。因此,商務導演很難找。這種工作現在大多都是由公司老板自己去跑,可能他也不是特別專業,但必須要做這樣的事。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摸索。”
未來
電視人離職,在楊智帆看來是大勢所趨。“這也是制播分離未來的一個結果。以后,電視臺很可能不再大規模去制作節目,而是將制作完全交給市場。轉型的成功率有多少,還是需要時間印證。這需要自我迭代,自我更新,也是自我成長。”而仍在央視工作的內部人士也坦言:“離開央視的人到底怎樣也是在摸索階段,壓力和發展空間在后期可能會更明顯。將來的趨勢是:在電視臺內工作穩定,但收入相對低一些,管控相對嚴格。在外面,空間大,工資高,但風險也大。走不走只是職業選擇,不論好壞。”
采寫/新京報記者劉瑋 凌晨 實習生 邵程
編輯:梁霄
關鍵詞:離職 創業 央視人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