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拼車引發糾紛時有發生 回家過春節別將風險帶上路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年春節前,回家是永恒的話題。如何回?有人選擇飛機、火車,也有人選擇了拼車。原因有三:方便、快捷、實惠。拼車信息遍布網絡、社交媒體。不過,拼車雖方便,風險也不小。
拼車“手續”很簡單
眼看同事們摩拳擦掌搶火車票,劉先生卻一點兒也不著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工作3年,每年過年他都選擇拼車回家,今年也不例外。
劉先生家在陜西西安,上個月他就通過社交網站聯系到了拼車回家的同鄉,費用平攤,自己也就出500元左右。因為會開車,他與車主商量好換著開,一路上也不會無聊。
近日,記者在劉先生提供的社交網站搜索出近百條“春節拼車”信息,目的地從新疆各地州市到其他省市,“無所不往”。
記者撥打了一名計劃于1月20日從烏魯木齊出發前往重慶市的鄭女士的電話。鄭女士稱,只要看下身份證,允許攜帶少許行李,即可一起拼車。關于費用,鄭女士說,根據經驗,全程燃油費和過路費大約需要2700多元,一車拉載5人,一人也就500多元,如果不會開車,一人收費700元,時間為兩到三天。記者了解到,從烏魯木齊到重慶的火車票硬座票為352元,所需時間與駕車相當。
記者注意到,發布拼車信息的車主對拼車者幾乎沒什么要求,只有個別注明了“出發前互查身份證”“有一定駕齡”等要求。
編輯:梁霄
關鍵詞:拼車 糾紛 發生 回家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