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2017年將會改變藝術界的11位藝術家

2017年01月13日 11:26 | 來源:artnet
分享到: 

在我們近些年的記憶中,2017年將注定成為一個充滿著混亂和不可確知的一年。英國脫歐、恐怖主義和移民危機等問題持續威脅著歐盟的存在,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第四次總理競選的征程上面臨了不少棘手的反對意見。同時,美國人民將見證一個公開侮辱女性的男性地產商人將在白宮進行何番作為。


Lynette Yiadom-Boakye 在2016。

  圖片:Photo by John Phillips/Getty ImageLynette Yiadom-Boakye 在2016。   圖片:Photo by John Phillips/Getty Image


盡管觀察者們都對來年的藝術市場不斷做出樂觀的估計——看來只有一場1920年代式的經濟大蕭條才能阻止昂貴的藝術品作為一種替代性貨幣持續增長的勢頭,但藝術家們無疑將在2017年與政治和文化的走向發生直面交鋒。

了解了這些后,接下來將是今年的第二個預測:文化的兩極化將迫使我們盡可能多地重新檢閱現在和過往的藝術,尤其是那些已去世的白人男性藝術家的作品。

以下,我們列舉了一些在新的一年可能會獲得不少關注和影響力的藝術家或藝術團體。其中,較為重要的那些人物都(曾)獨立于一線畫廊的體系之外進行藝術活動。

因此,他們對藝術界作出的貢獻,將和那些年輕一代的創作者們一起為藝術價值建立新的標準,可能也會更適應我們所處的時代。

1。 Philip Guston

Philip Guston,《無題》(Untitled),1971,紙上水墨。

  圖片:? The Estate of Philip Guston, Courtesy Hauser & WirthPhilip Guston,《無題》(Untitled),1971,紙上水墨。   圖片:? The Estate of Philip Guston, Courtesy Hauser & Wirth

1968年,當尼克松以不到百分之一的普選票優勢當選美國總統時,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Philip Guston向一名采訪者吐露真言:“戰爭、在美國發生的這一切以及世界上的暴行。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還能端坐在家中,讀著雜志,在惱怒地對所有的事情發泄一通后,便走到自己的工作室,把紅色調整為藍色?“

除了他的創作由抽象轉變為具象——這就好比藝術界的鮑勃·迪倫突然玩起了電吉他那樣令人驚訝,Guston還畫了一系列關于這位美國第37任總統的墨水畫。

在Hauser &  Wirth 在紐約市中心的畫廊空間內,180張有關尼克松的諷刺畫和100多張從未亮相過的Guston作品都首次在名為“Philip Guston:黑暗中的笑聲,1971和1975的繪畫“(Philip Guston: Laughter in the Dark, Drawings from 1971 & 1975)的展覽中出現。展覽將持續至一月底,而這些畫也早早占據了本年度優秀展覽的位置。

Richard Mosse,《Incoming》截屏,三頻道影像裝置(2016-17)。由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共同委任。

2。 Richard Mosse

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and carlier|gebauer, Berlin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and carlier|gebauer, Berlin

觀念紀實攝影師Richard Mosse和作曲家Ben Frost、攝影師Trevor Tweeten在數年內,憑借一部能夠拍攝到18英里外遠、精確度猶如導彈般的軍用紅外熱像儀,拍攝了一部以全球移民危機為主題蔚為壯觀的藝術作品。這是一段由數百萬民來自歐洲、北美和中東的難民和移民所講述的旅程,史詩般的故事透過一系列大型的攝影作品和一個寬達26英尺的影像裝置傳達給了觀眾。

影片將在2月15日于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亮相,而攝影作品則分別于2月2日和5月4日在Jack Shainman畫廊以及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展出。Mosse也是Prix Pictet攝影大獎的最終入圍者之一。

3。 Tania Bruguera

Tania Bruguera在朗讀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的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圖片: Enrique de la Osa via PRITania Bruguera在朗讀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的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圖片: Enrique de la Osa via PRI

她先是為自己有權做一出批評古巴政府的行為表演進行了辯護;接著,她和“古巴人日常“(Cubanos de pie, “everday Cubans”)團體合作建立了漢娜·阿倫特藝術行動學院(Instituto de Artivismo Hannah Arendt ,INSTAR),并將它形容為“古巴公民知識的樞紐“,為了民主和社會公正而戰。如今,被藝術家稱作“藝術行動”(artivism)的事情行進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戰階段:在2018年勞爾·卡斯特羅( Raul Castro)辭任古巴總統后,去競選該職位。

Bruguera已經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烏托邦式參選理念:建立一個由所有人而非少數人掌控的古巴。這位2016-17年度的Radcliffe研究學者正打算在今年幫助改變古巴的“恐懼文化。“

Tania總統萬歲!

4。 Lygia Pape

Lygia Pape,《夜與日之書》(Book of Night and Day),1963-1976。

  圖片: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Projeto Lygia PapeLygia Pape,《夜與日之書》(Book of Night and Day),1963-1976。   圖片: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 ?Projeto Lygia Pape

巴西藝術家Lygia Pape一開始的創作受到了1950年代純幾何抽象形式的影響,但最終還是厭倦了這種正式的嚴謹感,并于1959年開始成為新具體運動(Neo-Concrete)的創立成員之一。她的同行者還包括藝術家Lygia Clark與Hélio Oiticica,致力于探索如何將藝術帶入日常生活。

Pape不僅打破了人們對她的藝術類型所持有的既定印象,也為戰后抽象藝術注入了一種不同于此類藝術在美國和歐洲的發展,全新而又亟需的表現力。今年春天,一場眾所期待的Lygia Pape首次美國個展將在大都會博物館布勞耶分館(Met Breuer)  舉行,終于可以向人們展示她在拓展藝術的地緣政治性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5。 Jimmie Durham

 Jimmie Durham,《追逐幸福》(La Poursuite du Bonheur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2003。

  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urimanzuttoJimmie Durham,《追逐幸福》(La Poursuite du Bonheur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2003。   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urimanzutto

早在Tania Bruguera創造出“藝術行動“(artivism)一詞前,Jimmie Durham就已經清楚知道藝術可以成為一種激進行動,反之亦然。他在1970年代是美國印第安人運動的政治活動組織者;1987年,他離開美國,自我流放到墨西哥;1994年,他移居歐洲。Durham的許多作品都是由現成品或制作品和反映了西方偏見的文字相結合而產生,在歐洲和墨西哥都有極高的影響力。

2017年,Durham充滿批評性的藝術作品將回到家鄉美國進行博物館巡展,展覽的題目也十分恰當,名為:“Jimmie Durham: 在世界的中心(Jimmie Durham: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展覽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安排為:

1月29日—5月7日:洛杉磯Hammer Museum

6月22日—10月8日:明尼阿波利斯Walker Art Center

11月3日—2018年1月28日:紐約Whitney Museum

6。 Lynette Yiadom-Boakye

一名蛇形畫廊的工作人員在Lynette Yiadom-Boakye的《比賽》(The Matches)旁。

  圖片:Photo by Rob Stothard/Getty Image一名蛇形畫廊的工作人員在Lynette Yiadom-Boakye的《比賽》(The Matches)旁。   圖片:Photo by Rob Stothard/Getty Image

Yiadom-Boakye不僅是2013年特納獎的最終候選人之一,也是她的同齡人中最好的畫家之一。她的油畫作品除了具有歐洲傳統肖像畫的特質外,還將這一傳統進行了延伸,將畫面的主體聚焦在描繪虛構的黑人形象上。這些后奧巴馬時代的繪畫不僅是維拉斯奎茲(Velazquez)、馬奈(Manet)、德加(Degas)等人經典畫作的現代版本,也被形容為肖像畫技法的群像展示。

和她的前輩凱利·詹姆斯·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一樣,Yiadom-Boakye也投身于創作一系列有別于前人的全球化黑人群像,包括了她最新作品的展覽目前正在新美術館展出(持續至4月24日)。

7。 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彼得·摩爾(Peter Moore)紀錄羅伯特·勞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的《鵜鶘》(Pelican)表演。彼得·摩爾(Peter Moore)紀錄羅伯特·勞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的《鵜鶘》(Pelican)表演。

勞森伯格是一個藝術合作方面的魅力領導者,也是將各種不尋常的材料運用到藝術創作中的領軍人物,因此他也順理成章地因為將日常生活融入藝術而成為眾人皆知的大藝術家。無論是獨立創作,或是與其他的藝術家、舞者、音樂家或寫作者合作,他所發明的藝術形式都讓其成為了當今藝術圈中重要而合時宜的檢驗標準。

目前這位已故藝術家的21世紀回顧展正在泰特現代美術館進行(持續至4月2日),共有包括繪畫、雕塑、油畫、版畫、攝影、聲音和影像等類別的250多件作品展出。5月末,展覽將移師MoMA舉行。

8。 Occupy Museums(占領博物館)

古根海姆美術館外墻上的Illuminator投影。

圖片:Courtesy the Illuminator古根海姆美術館外墻上的Illuminator投影。 圖片:Courtesy the Illuminator

今年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eny Biennial)的參展藝術家名單如果給了我們任何暗示的話,那么從中可以看出只有少數一部分藝術家將會致力于挖掘藝術在政治方面的維度。在這一人數減少的群體中,直接從“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活動中發展而來的“占領博物館”團體,自2011年起就不斷地將關注點投射在藝術和資本之間緊張又矛盾重重的關系上。

影響了藝術家或非藝術家的類似人群,被這一團體稱作為“負債的陰影產業“的話題,目前是“占領博物館”團體的關注重點。在即將于3月17日開幕的雙年展,將會成為他們最新的平臺,以“奪回屬于99%大多數人的、有意義的文化陣地。“

9。 Henry Taylor

Henry Taylor,《Darker The Better》,2013。

  圖片: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lum & Poe, Los Angeles/New York/TokyoHenry Taylor,《Darker The Better》,2013。   圖片: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lum & Poe, Los Angeles/New York/Tokyo

鑒于本次惠特尼雙年展的目的是在于同時探索人的內在(個人的發展和形成)和外在(在動蕩社會中的個體空間),來自洛杉磯的藝術家 Henry Taylor毫無疑問應該成為雙年展的代言人。他所作的美國黑人領袖 Huey P。 Newton的畫作為惠特尼美術館2016年的肖像畫展“Human Interest“增色不少,而他的作品可以用如下這個矛盾的詞來形容:激進的天真。

既具象又充滿表現力,色彩飽滿卻又充滿了種族問題所帶來的緊張感,Taylor的畫作同時表達了繪畫、政治、歷史和人類處境等多重問題。如果Black Lives Matter組織要有一位專屬畫家的話,非Henry Taylor莫屬。

10。 Caroline Woolard

Caroline Woolard。圖片:Courtesy of Queens MuseumCaroline Woolard。圖片:Courtesy of Queens Museum

藝術家、組織者、社會活動人士,這些身份都不足以完整形容Caroline Wood。2016年年底,這位全能的創造性經紀人、思想者被美國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EA)選為在總統競選后發表主題演講的人選。換言之,她也是一個寫作者、演說者和思考者。無論用什么詞來描述她,Woolard已經是那些能夠超越藝術市場所及之處,尋求著創新力改變的最有力的新晉聲音之一。

無論是討論地產問題(她的NYC Real Estate Investment Cooperative一直在進行中)或是探討互助性的試驗體系(例如,2013年在MoMA的Exchange Café項目),Woolard總是能夠模糊存在于物件制作、行為表演、社區組織和政治活動間的界線。在她接下來眾多的活動中,Woolard將于3月49日在紐約藝術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Art)進行演講。

11。 Hélio Oiticica

  Hélio Oiticica, 《Seja Marginal, Seja Herói 》((Be an Outlaw, Be a Hero), 1968。

  圖片:Courtesy Wikiart。Hélio Oiticica, 《Seja Marginal, Seja Herói 》((Be an Outlaw, Be a Hero), 1968。   圖片:Courtesy Wikiart。

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巴西藝術家Oiticica不僅發明了“Tropicália“ (熱帶主義運動)一詞,更是將巴西藝術的傳統邊界推進到了全球性的藝術環境中,進行像是社會實踐、大型沉浸式裝置等藝術創作。Oiticica1970年代在紐約度過了自己藝術風格形成的階段,當時他不僅融入當地的藝術家也融入了整個城市的氛圍,他的作品形式也拓展到了電影制作、環境演示和創作具象詩。

1980年去世的Oiticica,目前正通過他的首個美國全面回顧展重回人們的視線。這場名為“Hélio Oiticica: To Organize Delirium“的展覽在卡內基美術館展覽至1月2日后,從2月18日—5月7日將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展出,最后一站則為7月14日—10月1日的惠特尼美術館。

編輯:陳佳

關鍵詞:2017年 將會改變藝術界 11位藝術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国产视频 | 亚洲色在线影院 |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