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每天乘坐地鐵 要有健康應對措施
目前,北京地鐵工作日的日均客運量在800萬人次以上,峰值運量達到1105.52萬人次。你是否意識到這種通勤方式對健康的諸多影響呢?
在工作日里天天乘坐地鐵上下班對于通勤族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乘客或是需要緊緊攥住抓柄,或是機警地找到座位。只要看到就座的兩個人之間有些空隙,有些性急的乘客就會毫不猶豫地詢問:“勞駕,您能往邊上移移嗎?”沒有人會介意這些本能的行為,也不應該有人介意這些正當的行為。上班族都面臨著相同的困境,誰也不想到了辦公室(或家里)背痛腿疼、精神緊張和頭腦疲憊。
《印度時報》近日邀請了新德里麥克斯醫院的三位醫學專家,由他們分析了擁擠的城市地鐵對身體造成的潛在危害。
一、 骨骼損傷
麥克斯醫院的骨科專家拉杰什·比瓦利分析:長時間乘坐地鐵對腿部和背部的損傷最大,尤其是在乘客不注意自己的姿勢時,這種傷害更容易發生。錯誤的姿勢包括身體一側彎曲過多、后背背著沉重的公文袋、低頭撥弄手機和每天都穿高跟鞋等,從而對某些特定的器官施加了更多的壓力。這些錯誤的習慣會通過以下形式表現出來:頸背部疼痛(頸椎病)、椎間盤撕裂(腰椎病)、與神經相關的問題、靜脈曲張、肌肉酸痛、腳后跟和腳底疼痛(足底筋膜炎)及骨頭上有壓痛點等。
做一些簡單的改變就有助于緩解這些損傷。拉杰什醫生建議經常乘坐地鐵的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當你站著乘車時,不要單純地只是站著不動,兩只腳交替著上下移動,以避免血液匯集在小腿。
當你站立時,把身體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大腳趾、小腳趾和腳后跟上;并繃緊核心肌肉群。
可以把后背輕輕靠在柱子或車廂壁上。
女士們不要每天都穿高跟鞋,可以和平底鞋輪換著穿。
回到家后,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包括把雙腳放在高于身體的平面上(如躺在床上時,雙腳置于枕頭之上),這樣做能改善雙腳的血液循環;你也可以用加了浴鹽的溫水來泡腳。
二、 精神疲勞
這所醫院的心理衛生和行為科學專家薩米爾·莫爾胡塔認為,擁擠的地鐵會造成乘客有幽閉感,它是對封閉空間的一種焦慮癥。他解釋了乘坐地鐵通勤對精神健康的兩種影響方式。首先,熙熙攘攘的人流會造成體內血清素含量的下降,這種化學物質對情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乘客會感到悲觀、苦惱和反復思忖負面的細節。其次,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地鐵車廂會增加乘客體內的應激激素含量。乘客想要逃離這種困境,但又不可能做到,進入“戰斗或逃跑”的狀態,從而出現焦慮癥狀。
為防止精神疲勞,薩米爾醫生建議:
充分利用通勤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保證站姿正確的前提下,乘客可以戴著耳機聽輕松活潑的音樂。
在車廂內做深呼吸和冥想。
有座位坐時,對脖頸和肩部做按摩,以緩解肌肉張力。
到達辦公室(或家)后,喝杯茶或咖啡提神,回想一些快樂的往事讓自己放松。
三、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所醫院的心血管疾病專家維韋卡·庫瑪認為乘坐地鐵對人的心臟健康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積極層面來看,乘地鐵讓人接觸到空氣污染物中的毒素量有所減少。從消極層面來看,乘客都在趕時間,如果地鐵運行出現了故障,就會遲到被扣錢;這種情境就會導致壓力,進而升高血壓;如果因為擠車發生了肢體沖突和爭吵,也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在乘地鐵之前沒吃早飯或體內水分不足,血壓就會因為長時間站立導致血液聚集在腿部而下降,進而導致昏厥或虛脫。
此外,乘坐地鐵還會讓人經由飛沫感染上細菌和病毒,造成肺部感染和肺結核,容易患上季節性過敏、普通感冒、咳嗽和病毒性出血熱。
為防止患上這些疾病,維韋卡醫生提出了以下建議:
乘坐地鐵前適量飲水,不要空腹上車。
到辦公室(或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臉和洗手,入睡前淋浴。
乘車時穿的衣服洗凈晾干后再穿。
離開車站時盡可能爬樓梯而不是坐電梯,以增加運動量,提高心血管耐力。
文/吳楠
編輯:趙彥
關鍵詞:坐地鐵 健康措施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