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積極抗霾!政協委員建議東莞生產個人抗霾設備
環保,是每年“兩會”的關鍵詞之一;水污染治理更是每年的“例牌”提案。今年“兩會”,政協委員、農工黨劉斌卻“另辟蹊徑”,將目光投注到了環保產業方面。劉斌在《推動我市環保產業發展的建議》中提出,東莞可發揮制造業優勢,研究生產個人抗霾設備。
推動垃圾分類 培育相關環保產業
如何推動東莞的環保產業發展?劉斌提出,首先是推動垃圾分類,培育垃圾回收處理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一是對城市的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有利,可以有效保護環境,促進垃圾回收產業的發展;二是可以形成相關產品的制造產業。比如發展東莞的垃圾回收處理、垃圾分裝的各類容器和設備,包括家庭用的、公共服務場所用的容器和設備。一旦市民形成習慣,這類垃圾分裝產品將產生巨大的需求,可以銷售到全國各地甚至出口國外。”
劉斌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做一個調研報告,探討相關法律法規的可行性及市場的容量、需求狀況等。
推行“分餐制” 推動餐具產業發展
“中國人習慣吃圍餐,事實上,分餐制不僅環保衛生、可以減少浪費,還能促進餐具產業發展。”劉斌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實行分餐制。他曾經到日本、韓國,發現那里的旅行團都是采用分餐制。“一人一份,而不是擺一桌子菜。每個人面前有很多個小碟子,器具性物品也就增多了。”他建議,東莞政府可以對分餐制進行宣傳,并采取強制性措施,比如外地人來東莞旅游,旅行團接待游客時必須采用分餐制。
研究生產個人抗霾設備
同時,劉斌還提出,隨著中央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國內市場對環保檢測和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需求將大大增加,東莞應該利用已有的服務業和產業基礎,發展環保檢測和環保裝備制造業,使之在全國處于領導地位。
劉斌舉例稱,近段時間,霧霾肆虐,全國很多城市未能幸免。“東莞制造業實力很強大,可以研究、開發、制造個人抗霾設備。”他說,這種設備可以保證個人在某一片區域內,霧霾得以局部凈化,從而減少污染。產品制造出來之后,可以銷往全國各地。
“東莞夾在深圳和廣州中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主要還是靠制造業。”劉斌表示,在環保產業、甚至其他產業方面,東莞還有很多發展空間。他舉例說,目前掃地機器人應用得也比較多;其實這種設計也簡單,賣的價格又很高,稍微好一點的就要2000多元。“東莞資源也有限,只能考慮生產這種高附加值的產品。現在再生產衣服、鞋子,增長空間已經非常小了。多年前,我們去大朗調研毛織產業,毛衣出廠價才10塊錢一件,不可能賺到很多錢。”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委員 個人抗霾設備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