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城鎮化之困:城市人口蜂擁 小鎮人去樓空
春節就要到了,80后小羅決定,今年甚至永遠不會再回鄉下過年了。他在湖南省耒陽市大義鎮的一個村子出生,初中畢業后,到廣東打工,后來全家買房搬進耒陽城。“我們村民小組幾乎每戶都在耒陽城里買了房子,留在村里居住的是一些老年人。”他告訴記者。
小羅是耒陽進城農民中的一個縮影。《經濟參考報》記者近一年內調查發現,在“農民買房進城”大潮下,“野蠻生長”起來的一些中西部城市臃腫不堪,城市公共服務壓力加大,財政包袱不堪重負,而對比之下,大部分鄉鎮集鎮正在加速凋零。
城腫:房地產興盛下的“進城潮”
位于我國中部地區的耒陽,是湖南市區面積最大、市區人口最多的縣級城市。這是“一座‘野蠻生長’起來的城市”,有人這樣評價耒陽的城市發展。
耒陽是全國產煤重點縣。2000年以來,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興起,耒陽掀起進城高潮,主力是進城農民,城區70%的商品房是由進城農民購買。在一些鄉村,出現了幾乎整組、整村的農民大規模進城買房的現象。隨之耒陽城區大規模擴展,人口急劇上升。
一位本地籍的耒陽市公務員告訴記者,自己老家所在的村民小組一共40戶,只有6戶住在鄉下了,全部進城了。據了解,在耒陽街頭擦皮鞋的,開摩托車載客的,基本都是在城區買了房的進城農民。
眾多廉價“小產權房”,也降低了耒陽農民進城門檻。在早年城中村的開發過程中,當地政府的規劃、管理一度滯后,很多征地拆遷后的村集體及村民,對安置用地采取“有地就建,四處開花”,導致全市累積的小產權房急劇增多。
由于很多稅費沒有繳納、設施不齊全,所以小產權房價格便宜。據當地多位人士向記者介紹,2000年,在耒陽城市中心買的小產權房價為300到400元,同一地段當時商品房的價格為500到600元左右。如今,耒陽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均價在3000元左右,小產權房價格約1000到1500元不等。
而讓小孩接受城里的教育,則是耒陽農民進城動機的“最大公約數”。上述公務員向記者解析說,城市的資源配置還是比鄉下好多了,特別是教育。農村做父母的,有些寧愿在城里擦皮鞋買套房子,也要到城里培養小孩子讀書。
眾多的城區人口為耒陽創造了商業繁榮,衍生了大量就業機會。“在城里買了套房子感覺踏實,我也是城里人了,耒陽農民就是這個思想,也很要面子。”對這種分析,小羅表示認可:“大家都進城了,就剩幾個老人還住在農村,你一個年輕人留著,也不好意思。”
鎮衰:人去樓空產業不濟
與耒陽城區加速膨脹發展截然相反的圖景,則是當地小城鎮的加速衰落之勢。小羅的家鄉大義鎮,位于耒陽市東南角。走訪大義鎮集鎮,記者發現主街后面有一條徽派建筑的商業街,街兩旁絕大部分店面沒有裝修使用,空空蕩蕩。一樓特設了面積不小的集貿區,“水果區”等分區標牌下,預定擺放各種貨物的長長的水泥臺,早已蒙上厚厚的灰塵。在門面樓上買房并且居住下來的戶數,也只有少數人家。
為了繁榮小城鎮,大義鎮動了一番腦筋。鎮政府引進投資者,打造商業“新區”,還幫助引進郵儲銀行,新建幼兒園,還購買了一些房產,并讓開發商改造成符合標準的公租房。
不過,記者發現,這條耒陽市招商引資進來的重點項目“大義圩商業新街”,建成數年卻沒有開業運營,沒有發揮有效帶動小城鎮的初始目的。據介紹,直接原因是集鎮上的一些門店業主擔心利益受損,不同意啟用農貿市場,當地政府已經協調多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耒陽 進城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