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精準扶貧:在收獲中期待

2017年01月09日 15:53 | 作者:李木元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技術專家王海波:給貧困戶當“參謀”為精準扶貧多建言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我做農業技術扶貧多年了。要說感情最深、收獲最大的地方,還是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去年我去阜平縣六七次,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次。

2014年年初,我到阜平縣劉家溝駐村,很多貧困戶仍然是腳踩泥土路,抬頭望太行,山水全是寶,脫貧缺主張。難怪聶榮臻元帥留下這樣的遺愿———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沒有產業,扶貧就是一句空話。我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的其他專家一起經過深入地調查分析,認為阜平縣發展“香菇栽培”比較合適。

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到2016年,阜平縣的香菇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6年底,阜平縣投資6億元在全縣11個鄉鎮61個行政村6300畝土地上建設了百畝以上園區46個,建成菇棚3100個,可帶動7500戶貧困農民發展食用菌栽培,戶均增收在2萬元以上。

讓我更感到高興的是,很多阜平縣貧困戶有了脫貧的內生動力,從“要我脫貧”逐步轉向了“我要脫貧”。

劉家溝村民李保田就是這個例子,他一開始不太同意搞香菇栽培,現在他老跟我說,走香菇栽培這條路算是走對了。他租了11個香菇大棚,去年收入近20萬元,相當于他之前在運輸公司上班十幾年的收入。

另外,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致富帶頭人。他叫李向文,雖然只有30出頭,可踏實肯干,帶領劉家溝全村百姓在香菇栽培道路上越走越堅實。他負責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建設的70余個香菇大棚,年產香菇近60噸,產值近700萬元,日常吸納農村勞動力超過100人。

產業雷同是不少貧困縣的通病。隨著香菇產業的快速擴張,阜平縣扶貧產業結構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初露端倪。我覺察了這一問題,并及時向阜平縣有關領導提出了建議。去年,針對阜平耕地少、蔬菜供應有限的情況,我和其他農業專家指導李向文帶頭發展淺水藕栽培。2016年底,100畝的淺水藕種植基地已完成土地平整和水池建設工作,只等開春下種藕了。

新年愿望:

扶貧要扶產業,更要扶人。新的一年,我希望阜平縣能夠再多扶持幾個致富帶頭人,拉動更多百姓脫貧。而我也會繼續為阜平縣的精準扶貧提供方法論。比如幫助當地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等等。

距離今年全國兩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已經開始結合去年一年的產業扶貧實踐,思考今年全國兩會的提案了。扶貧攻堅是國家戰略,作為一名農業專家和政協委員,既要當好技術“參謀”,也要多建言獻策!

編輯:梁霄

關鍵詞:扶貧 精準 貧困戶 貧困人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亚洲男同gv片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观看视频1色小妹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