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吳曉林:垃圾分類需創新治理思維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地球權益的托管人,必須以負責任的心態更加積極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一段時間以來,類似垃圾偷倒入江、跨地區偷倒等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某種程度反映了一些地方在垃圾處理問題上面臨的窘境。事實上,垃圾處理已經不單單是環境問題,更是治理問題,措置不當會引發“鄰避困境”。在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的同時,做好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必然要求。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并提出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保護好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環境既是“暖心工程”,更關乎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相較城市,在鄉村,垃圾圍村、垃圾圍鎮的現象也在加劇。筆者在武陵山區等地的調查發現,鄉村地區的工業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激增,原有的垃圾處理能力嚴重滯后。有的縣一年需要處理的生活固體垃圾為7.66萬噸,垃圾廠處理能力卻只有3.65萬噸,處理率僅為47.65%。大量垃圾不經處理直接進入到自然環境當中,露天垃圾場比鄰居民生活區和農田,破壞了居民居住環境、土壤環境、污染地下水。有的鄉村盡管設置了垃圾轉運點、建了固定的垃圾存放設施,但是由于后續處理環節缺失,一到傍晚就“家家點火、戶戶冒煙”,每家每戶都變成了“垃圾焚化場”,嚴重污染空氣。
垃圾分類既可以減輕環境壓力,也是治理能力升級的體現。然而,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試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效果來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十多年來進展不大。各地廣泛設置的分類垃圾桶,也大都成了擺設。垃圾分類是文明進步、公民意識提升的結果,很難想象在環保意識不強、習慣于胡亂丟棄的環境中,垃圾分類能夠推行下去。因此,提升人們的垃圾分類意識,需要進課堂、進校園,從娃娃抓起,這對習慣養成十分重要;在社區,也有必要讓環保志愿者等群體參與進來,督導人們垃圾分類。這也是日本、韓國、德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在推動垃圾分類方面的經驗。
垃圾分類還需要環境行政管理體制的改善。擺放分類垃圾桶僅僅是最表層的工作,還要根據人們日常的行為習慣設計可行的政策制度。比如,臺北市在世紀之初實施“垃圾費隨袋征收”政策,就是考慮到人們承擔垃圾處理費時的“節約心理”,制定了詳細的垃圾分類標準,清潔隊每天下午5點或者晚上9點到固定地點運輸垃圾。同時,亂丟垃圾者往往會被處以重罰,遍布街頭的攝像頭以及鼓勵市民舉報的政策,讓亂丟垃圾者無所遁形。浙江省金華市把垃圾分為“會爛的”和“不會爛的”,把會爛的垃圾丟進去轉化為有機肥,不會爛的則由保潔員分揀后集中處理。一些城市小區,居民們還可以將可回收的垃圾用來抵繳物業費,這也有效提高了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引入社會力量,調動其積極性,成為參與垃圾分類的重要主體。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地球權益的托管人,必須以負責任的心態更加積極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要基于人們的行為動機和現有的社會環境,構建全過程、多環節的垃圾分類工作體制,形成政府、社會與市場合作互動的工作機制。
(作者為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南大學基地研究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吳曉林 垃圾分類 創新治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