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河南某縣出臺彩禮指導標準:總數不得高于6萬元
【初衷】
杜絕攀比之風
減輕村民負擔
《指導意見》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后,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2017年1月3日,臺前縣文明辦副主任李宏偉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了文件出臺的初衷。
李宏偉說,現在的農村婚嫁,農民彩禮等負擔很重,“在臺前縣,有的婚禮花得多的有三四十萬元,有的家庭條件不怎么好的,孩子結一次婚,傾家蕩產,還需要借貸。”
“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想著給孩子辦好點,彩禮給得高家里有面子。但這樣的行為,把攀比之風帶了起來,很多家庭因無力承擔而返貧,條件差的甚至還要借錢娶媳婦,村民對此早就有些看法。”他說。
李宏偉說,中央電視電話會議過后,縣領導對這一塊民生問題的解決也比較重視。后來他們參照山東那邊的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這個《實施方案》和《指導意見》。《實施方案》于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目前縣里已經召開過動員會,各鄉鎮已經在部署落實。下一步會依靠把這些標準納入村規民約,健全紅白事理事會進行管理。不過,這只是指導性的東西,并沒有強制性。
【現象】
籌辦一場婚禮
花掉父母半輩子積蓄
得知河南商報記者在了解彩禮風俗后,很多地方的讀者打來了電話。
來自濮陽農村的準新郎王敬,籌辦婚禮短短一段時間,就幾乎花掉了父母半輩子的積蓄。“女方家里要求有價值15萬以上的全款車。”王敬說,老父親在4S店摸出16萬元現金買車的場景,他一輩子也忘不掉。
濟源市一位鄉村教師說,自己去年結婚時,十來萬元的彩禮加上在市區買房裝修,父母花了將近30萬元。“花了父母一輩子的辛苦錢,最后還借了不少。”這位老師說,他是長子,自己還有一個弟弟沒結婚,“因為發愁,我爸媽不知道哭過多少次。”
女方在彩禮錢方面攀比,而男方往往在婚禮儀式和婚宴上進行比較。
一位信陽男孩小吳說,自己的叔父和親戚們在孩子結婚的排場上暗暗較勁,“為了面子,今年叔父兒子結婚時花了40多萬。可其實他沒有那么多錢,現在正還債。”
對于近年來節節攀升的彩禮錢,臺前縣文明辦一位負責人認為,攀比心理造成了這種負擔,“這種比較的心態,很多人都有。有些人說不是稀罕彩禮錢,而是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這樣做會遭到恥笑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彩禮 結婚 標準 花錢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