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竇桂梅:讓教育指向兒童的當下和未來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高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出臺,促進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和育人模式的轉型。由此,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課程設置、教學活動、考試評價等乃至整個教育生態都在發生變化。
竇桂梅
2016年也是清華附小新百年的新開端。站在新百年的起點,我和全校老師們靜水深流,根深縱遠,傳承百年附小的精神文化,始終不變地關注人的發展,努力讓兒童每天過一種新常態的生活。我們努力為全國基礎教育改革創造基層學校的探索經驗。
基于清華附小學生群體的特點、百年辦學思想、國家教育方針和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我們一直在研制核心素養的校本化表達。經過反復的調研、論證、征求意見、修訂,我們將核心素養校本化表達為———“成志教育”,借以表達清華附小的價值追求。我們認為,成志教育就是要開啟兒童心中的“指南針”,希望兒童擁有理想與抱負、意志與品質、實踐與行動,在承志、立志、弘志的成志道路上前行,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因此,要成為成志少年,就要具有以下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身心健康、善于學習、學會改變、審美雅趣、天下情懷。
課程是學校最核心的產品,是核心素養落地最重要的載體。核心素養已然成為清華附小“1+X課程”改革深化的DNA。我們進一步確定“1”的課程———國家基礎性課程的核心地位,將其作為原點、基點和起點,由此生長出“X”課程——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特色課程,對“1”的課程深化、拓展。由此,“1”和“X”不斷融合,形成穩固又有彈性的合理結構。為了讓核心素養更好地落地,我們的課程實施努力從黑板教學走向實踐世界,讓兒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躍。我們用看得見的工具撬動學習的內容、方式、管理、評價的變革,用小組化學習促進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合作交流。而這些都在努力讓學習“看得見”,讓思維真正發生,讓學習真實發生。我們的課堂遵循“目標上素養導向,內容上現實情境,方式上體驗學習,制度上公平公正”的要義,讓學生每天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實際獲得,讓兒童學校生活的質量更具內涵。
2017年,我們將繼續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用有行動力的研究引領教育的內涵發展,進一步落實素養導向的“1+X課程”深化與創新,為每個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完善素養導向的校本化學生綜合評價標準、評價載體和評價方式;加強家校共育,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導向作用,道理說透,方法給夠,增強合力,讓家長成為教育強有力的同盟軍……我們將始終把辦一所擁有清華風格、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世界一流小學作為我們的追求。
2017年,我們期待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的修訂的頒布,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準出臺,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方案、課程設置、教材修訂。我們期待科技驅動教育變革,期待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和VR(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爆發,基于人工智能和教育大數據的個性化學習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學習質效的改變,而虛擬現實技術提供的360度全景體驗式課堂一定能給兒童帶來沉浸式教育體驗,讓學習更為真實地發生。我們更期待全國有更多基礎教育的探路者與我們攜手前行,共同探索根植于民族靈魂、自主創新的中國基礎教育范式,而這一切都指向于兒童的當下和未來的發展。
(作者系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竇桂梅 教育 兒童 中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