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2016這一年 駐臺記者看臺灣
一把火,帶來的不僅僅是傷痛,也燒出了島內旅游安全漏洞,燒出了臺當局的冷漠和對大陸的疏離,重創兩岸民間互信。事實上,也就是在火燒車事故之后,本就低迷的大陸赴臺旅游呈斷崖式下滑,迄今仍未見好轉。
復興航空解散——兩岸冰凍效應的冰山一角
中新社駐臺記者 路梅
12月2日,在臺北松山機場,一名工作人員從復興航空已停用的柜臺前經過。 12月1日,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表示,已核定正式收回復興航空的航權,預計需要2至3周的時間完成航權的分配。復興航空是臺灣島內第三大航空公司,11月22日突然宣布解散。 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2015年2月,我在臺灣駐點采訪期間,就在那看上去風調雨順的日子里,卻驚傳臺灣復興航空公司客機墜入基隆河的空難。風和日麗的臺北,從那一天開始突然連續地凄風苦雨,我守在基隆河泥濘的和地上凍得瑟瑟發抖,拍攝打撈救援照片。隨后,就整天在基隆河、殯儀館與民航局之間來回跑新聞。看著一具具罹難者遺體被尋獲、包裹著白色的被單被運送到岸邊,想著這其中大部分是大陸游客,高高興興來旅游,最后一天要回家了,行程卻在歸途中戛然而止,與親人永隔,心中酸楚不已。
2016年11月,我再次到臺灣駐點。此時距臺灣政黨輪替已近半年時間,竟然又和復興航空公司的新聞有了交集,這一次,是它解散的消息。復興航空經營不善、管理混亂。在2015年基隆河空難之前一年,還有一架客機在澎湖墜毀。隨后,復興航空陷入財務困境,雖然在宣布公司解散的記者會上,總經理林明升聲稱公司并未發生財務危機,但他也坦承如果此時不解散,未來的半年到一年之內也必然面臨破產。
如果說兩次空難的巨額賠償令復興航空舉步維艱,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當局上臺執政后,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系陷入冰點,赴臺大陸游客急劇減少,很可能就是壓垮這家已有50多年歷史的臺灣航空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實際上,復興航空的解散,只是兩岸關系冰凍對臺灣所帶來影響的冰山一角。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復興航空的空難,竟然只是多起大陸游客在臺灣殞命的多起事故中的一個。在今年7月,陸客乘坐的游覽車發生惡意縱火的火燒車事件,造成26人死亡,給大陸民眾心中投下又一道陰影。大陸游客的驟減,令臺灣觀光業者叫苦不迭,從游覽車到賓館,從旅游景點到特產商店,從餐飲到娛樂,波及范圍甚廣。
臺灣之所以受到大陸游客的喜愛,除了語言相通、民風淳樸,更重要的是因為大陸民眾出于對臺灣同胞的骨肉親情,所產生出的天然親切感,有人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然而這一年來,這句話逐漸變了味道,甚至還有人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殺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騙人”,話雖不免偏頗,卻與臺灣當局對大陸采取抗拒和敵意的態度及舉措不無關系。原本對臺灣有著美好印象或是憧憬的大陸民眾,忽然發現臺灣似乎有點不那么友善與美妙了。
臺灣當局總喜歡拿臺灣的民意說話,大陸13億民眾,也是有民意的。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謀求民眾福祉,是大陸的民意。臺灣有句話叫“用腳投票”,大陸游客也是“用腳投票”,對現在的臺灣當局投出了不信任票。而臺灣當局罔顧臺灣民眾福祉,操弄意識形態和敵對思維,也終將為臺灣民意所反對。
兩岸分隔近一甲子之后,在“九二共識”的政治互信基礎上重啟全面交流,兩岸民眾在多年的往來互動中,逐漸加深了解,建立起深厚的情誼,亦從中獲得和平紅利。如今,經過8年積累的和平紅利正在因為兩岸喪失了政治互信而逐漸殆盡,這不是兩岸民眾希望看到的,也絕非主流民意。孫中山先生說過,“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希望臺灣當局能夠順應歷史潮流,順應兩岸民眾對于和平與幸福生活的追求,真正為民眾謀福祉。
大轉折中的小事情——一位臺灣司機“朋友圈”的改變
臺灣旅游觀光產業的示威者9月12日走上街頭,向臺當局表達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訴求。
臺灣這一年一言難盡,駐點期間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
5. 20前夕,即將上任的蔡英文團隊對“九二共識”態度不明,導致臺灣觀光業界對陸客赴臺游的前景深深憂慮。我與其他駐臺媒體同仁一起,約了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發言人李奇岳做采訪。
采訪當天,我們在路邊攔了一輛計程車趕赴約好的地點。搭乘的計程車很整潔,司機老蒲也很熱情。與臺北大多數計程車司機一樣,他是一位退休之后開計程車的中年人。
下車前,老蒲靦腆地問:“請問是來臺灣觀光的陸客嗎?去的時候去機場是否需要包車?”看我們對包他的車頗感興趣,老蒲立刻遞上了自己的名片,我們這才明白他的身份。原來他除了開“小黃”,還有一臺七人座的休旅車,做的就是陸客包車生意。“我那臺車很棒,才跑了不到500公里。”老蒲介紹,自己算是剛加入自由行包車這個行當,新購置的休旅車當時剛接待過一波陸客。
對于陸客包車的前景,老蒲原本充滿期待。
下車時,我與老蒲互相加了微信。隨后的幾個月,不時能看到他發的朋友圈,但內容的變化卻讓人開心不起來。包車陸客的觀光留影一開始頻繁出現,然后漸漸變少;老蒲關注的事情,也從推廣自己的休旅車,變成感嘆臺灣觀光的困境;再后來,他的朋友圈就很少再發新內容了。
我經常想起那一天的采訪。想起司機老蒲誠懇微笑著的臉,也想起發言人李奇岳對臺灣觀光“慘業”表現出的焦灼。老蒲的期待后來很快落空,他的憂慮最終成了現實。
編輯:韓靜
關鍵詞:臺灣 大陸 事故 駐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