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河北:標本兼治,破解兒童看病難
“這幾天孩子一直發燒、咳嗽,在縣醫院看了幾次,病情也不見好轉。”12月16日一大早,王女士和她的婆婆抱著不滿一周歲的孩子,心急火燎地從行唐縣趕往省兒童醫院,想找個專家給孩子看病。
趕到醫院剛過8時,可門診大廳、各診室內外到處是等待看病的孩子和家長。排了半個多小時隊,好不容易掛到了呼吸內科專家號,“可前面還有60多個孩子呢!”王女士有些著急。
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截至2015年底,我省0至14歲兒童約有1367萬人,而兒科執業(助理)醫師僅有5566人。“我省平均每千名兒童僅擁有0.407名兒科執業(助理)醫師。而在美國,這一數字為1.46。”省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破解兒童看病難,需多措并舉,標本兼治。
為改變兒科醫生短缺現狀,日前我省出臺了《河北省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兒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作了明確要求。
兒科醫療資源吃緊,省兒童醫院日接診量近5000人次
“進入12月份以來,醫院日門診量、急診量最高時近5000人次。”省兒童醫院院長石仲仁介紹,為了滿足患兒需求,醫院在醫護人員緊張的情況下,只能想辦法加大門診醫生數量和出診安排力度。
在省兒童醫院門診二樓呼吸科門診,記者看到,該科開設了11個醫生門診,有普通門診,也有專家門診。“即便這樣,仍無法滿足患兒和家長的需求。”該院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診室都擠滿了人,醫生們忙得像“陀螺”。
不僅僅省兒童醫院人滿為患。近日,記者來到省會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里同樣擠滿了來看病的人。“最近,來社區看病的患者大部分是兒童。”該服務中心副院長李小軍告訴記者,一天下來,她們接診的患兒有100多名。
“這種局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石仲仁解釋說,兒童發病季節性非常強,每年冬春季都是兒童生病的高發期,也是醫生最忙的時候。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前優質兒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平衡、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而隨著我國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童數量在近期內或將有所增長,兒科醫療資源面臨考驗。
兒科醫生壓力大,固定來源受影響
記者了解到,我國在上世紀后期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醫學院校的本科教育取消了兒科專業,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臨床醫學專業,兒科學僅成為臨床醫學專業的一門課程。
很多兒科醫生認為,這一改革弱化了兒科的學科實力,切斷了兒科醫生的一部分固定來源。但這并不是造成兒科醫生嚴重匱乏的根本原因。
累是兒科醫生的常態。12月16日上午,省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英謙一邊給患兒看嗓子、聽診,一邊聽患兒家長描述,然后是向家長解釋,給患兒寫病歷、開藥方。從8時到12時,她一直被患兒和家長包圍著,一上午沒挪地兒,不停地重復著這一系列動作,接診了76名患兒。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干兒科醫生,更現實的原因是,兒科醫生比成人專業醫生承擔的風險更大,而待遇要低得多,個人發展空間也很小。
很多患兒無法準確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醫生只能依靠經驗診斷病情。而且,由于身體發育不全,很多兒童疾病來得急、變化快。“一個肺炎患兒,剛入院時癥狀還不明顯,可幾小時甚至一小時后就發展成了肺炎心功能衰竭。”張英謙說,兒科醫生必須隨時觀察孩子病情的細微變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兒科 兒童 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