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人民為中心”與“把人民放心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保持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的講話,說到了廣大干群的心坎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和國家的主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生疾苦的高度關心。更重要的是,這些看似“很小”、很具體的事,也都是目前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補長補齊的短板,是必須重點解決的民生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辦好相關實事,必須不忘建黨時確立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群眾需求,就是發展契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凡此種種的需求,都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須牢牢印刻在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心上的價值追求。當然,在實現群眾需求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因此,滿足群眾需求,就要找準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并認真分析其癥結所在,從而對癥下藥、綜合施策,切忌不看問題,不抓問題,沒有重點,沒有方向,不能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也就難以讓我們的事業一步步發展、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盛、我們的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政府兜底。“政府兜底”催生“民生溫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發展和民生優先的方針,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醫療、教育、戶籍、社會保障等問題入手,加大民生改善,著力攻堅克難,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網正不斷織就織密。但是,不可否認,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在資金、項目、政策、資源等方面進行兜底,從而不斷解決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這就需要我們構建相互銜接、運行有效、保障特困群眾的兜底制度,為困難群體雪中送炭,著力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要不斷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實施更加積極的環境經濟政策和更大力度的綠色調整,以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環境質量改善。要確保中央強農惠農的重大政策部署落到實處,要用改革的辦法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從制度上為所有人創造公平發展機會,以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以改革創新保障民生,以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堅持實干惠民。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要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這就要求必須把一件件民生實事辦成辦好辦到百姓的心坎上,絕不能也不允許只注重經濟增長,甚至片面追求虛假政績而搞勞民傷財的一套。要樹立抓具體、具體抓的意識,堅持眼睛向下、力量下沉、重心下移,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開拓進取、創新務實,才能抓出成效、干出成績,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群眾,讓發展更有“溫度”,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崇尚實干、力戒空談,始終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高高舉過頭頂,以百姓之心為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以實干惠民感動“上帝”,并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用勤勞改變生活、靠拼搏成就未來。要讓全社會都明白,致富還得靠自己。社會主義社會不養懶漢,庸懶散拖更無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必須牢牢堅持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心中”是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的責任使命。我們相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隨著國家一系列解決突出問題、持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根,隨著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躬身踐行,民生問題將在更高層次上得以解決,越來越多的群眾將能更好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變成美好現實。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群眾 民生 小康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