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一斤地瓜葉,能頂十斤參?別逗了!
有人說,“1斤地瓜葉能頂10斤人參”,地瓜葉搖身一變竟成了蔬菜皇后。有人卻笑了,這菜小時候在農村是拿來喂豬的!那么,作為一種綠葉蔬菜,地瓜葉有什么營養價值?它真的能跟人參相比嗎?地瓜葉又該如何吃?
地瓜葉有什么營養?
地瓜葉,也叫做番薯葉、甘薯葉等,雖然在中國食物成分表中被歸為野菜,但其實在田地里甚至在家都能種植。
從營養上來說,地瓜葉與其他綠葉蔬菜一樣,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少量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此外,還有黃酮類化合物、綠原酸等植物化合物類生物活性物質。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檢測數據,每100克地瓜葉中含蛋白質4.8克,β-胡蘿卜素5968微克,維生素C56毫克,鈣174毫克,鉀495毫克,鐵3.4毫克。其中,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礦物質(如鈣、鐵、鉀)的含量,與常見的綠葉蔬菜(如菠菜、韭菜、空心菜)相比,處于較高的水平。
地瓜葉中的β-胡蘿卜素的含量甚至比胡蘿卜還高。β-胡蘿卜素在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在維持視覺功能(如增強人從明處到暗處的適應能力)、維持皮膚黏膜完整性、維持和促進免疫功能、促進生長發育和維持生殖功能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小時候父母喜歡用地瓜葉和豬肝一起煮湯,說是能“清肝明目”,說它們對眼睛有好處,維生素A就有很大的功勞。
至于地瓜葉中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在抑制腫瘤細胞活性、抗菌、抗病毒、抗炎癥等方面有較好的作用,可以降低某些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又如綠原酸,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和干預研究以及動物試驗結果顯示,綠原酸在調節糖、脂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保護神經、肝、肺、眼睛、關節等器官免受氧化和炎癥損傷,抑制化學致癌物的致癌作用,保護DNA大分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盡管地瓜葉中含有不少活性成分,但功效的發揮也是需要達到一定量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經常吃,就不要指望它能有什么食療效果。所以,把它當成一種普通蔬菜來吃就好了,在日常飲食中更重要的是保持食物多樣,保證營養均衡。
地瓜葉真能跟參比?
再來說說人參。
人參之所以珍貴,跟它的藥用價值有關。它含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成分——人參皂苷。在不少動物試驗中,人參皂苷具有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調節血壓、強心、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當然,人參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還在不斷探索研究中。記住不要濫用人參,以免發生副作用。
而前面提到的地瓜葉,的確在營養價值方面比大部分綠葉蔬菜稍高些,但無論從營養,還是功效上來說,跟人參都是沒有可比性的。因此,說1斤地瓜葉的營養能頂十斤人參,是比較夸張的說法。
地瓜葉都能怎么吃?
地瓜葉能炒菜、做餡、煮湯、涮火鍋等。其中,炒地瓜葉在酒店、餐館已是較為常見的菜式,以番薯葉為主料做成的“護國菜”還是一道潮州傳統名菜呢!
地瓜葉中的蛋白質雖然比較豐富,但畢竟不屬于優質蛋白質,所以炒地瓜葉時可以和豆腐、蝦仁、牛肉等一起搭配。
另外,在烹調地瓜葉時,也應適當使用蒜蓉、豆醬、腐乳、魚露等做調料,會讓地瓜葉更加美味哦! (劉萍萍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編輯:趙彥
關鍵詞:地瓜葉 營養價值 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