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精準”詐騙騷擾不斷 消費者被貼“股民”等標簽
樓盤信息也能買 別墅比樓貴
在這個QQ群中,記者詢問“誰有北京新入住樓盤的業主資料”,不一會兒就有人答話“北京今年200多個新交工樓盤所有業主資料,要不要?準確率在90%以上”。
在賣家發來的信息截圖中,列有某新樓盤10個業主資料,包括業主姓名、面積、朝向、戶型、手機號(有遮蓋)。不過對方很快將該圖撤銷,并提醒記者,“你是第一次買信息吧?行里的規矩是你把錢打到我的賬號,然后我把信息發郵件給你。我們的資料都是根據樓盤區域劃分,很有針對性,咱這叫‘點對點服務’”。
記者向其詢問價格,賣家稱根據樓盤本身價格不同,業主個人信息價格也不同。“普通住宅一般700戶至4500戶,10個樓盤800元。別墅樓盤一般150戶至至800戶,10個樓盤1200元,買的越多越優惠”。
核實信息半真假 買家多設防
按照幾個賣家發來的樣本,記者一一聯系買家,嘗試核實個人信息真偽。
信息顯示,11月24日,一位身在江蘇的龔先生曾網購,記者致電對方,電話被接起來。“請問是龔先生嗎?”“你哪位?”對方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問記者。“您是在網上買了一件大衣嗎?”“你是干嘛的?”對方再次警惕反問,不等記者回答便掛斷電話,此后不再接聽。
記者又聯系了另一位黑龍江買家楊女士。“您是不是前幾天在網上購買了一條繡花連衣裙?”“真夠缺德的,肯定有人把我的信息賣了,一天接三四個莫名其妙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楊女士的自言自語,隨后被掛斷。
在賣家提供的50個電話中,記者隨機撥打其中的10個電話,其中3個忙音,2個關機,另5個均可接通。在另一位賣家提供的30個賣家信息中,只有一個電話可以接通,其余無果,記者試圖再次詢問這名賣家,卻發現已被對方拉黑。
北京晨報記者 張靜雅
專家解析
泄露渠道:技術和流程被鉆漏洞
北京網安與360建立的全國首個警民合租網絡犯罪舉報平臺的首席反詐騙專家劉洋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屢屢發生,且有大幅上漲趨勢。“尤其是精準詐騙案件多發。這些精準信息大多來源于網上的信息泄露,這對市民的財產安全有著很大的威脅”。
他總結,大體來說,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技術方面,相關系統有漏洞,“黑客”非法攻擊獲得了相關隱私信息,最終被惡意利用完成了整個詐騙流程;二是在買家購物的流程中存在信息泄露,“其中每個環節都可能涉及內部人員私自賣掉或不經意泄露出去的風險,這種可能性很大,但需要通過對相關信息源頭做調查才能給出最終的結果”。
除了上述安全問題外,如此大規模網購訂單信息泄露,很大一部分信息是來源于商家的第三方軟件系統。“購物平臺內的大部分電商在處理大批量訂單時會使用第三方軟件來簡化倉庫管理、訂單管理、訂單打印等工作量,第三方服務廠商或研發人員也能接觸到用戶數據。”劉洋介紹,比如消費者從電商購買商品時,會收到短信確認,短信運營商就是第三方,一旦系統存在漏洞或基礎架構維護不到位,用戶信息也就泄露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信息 記者 電話 泄露 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