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習近平部署“三農”工作
習近平部署“三農”工作 創新改革助力新發展
央視網消息:習近平與土地、農民的緣分是同他的青春一道開始的。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是他始終縈繞心頭的“三農夢”。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習近平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強化重農強農信號。12月19日至20日,剛剛落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動力轉換、結構轉型、方式轉變”,2015年12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通過我國最高級別的“三農”會議進入公眾視野。中國農業更加注重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更加注重增加農產品競爭力。
經過一年來的改革實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績斐然: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破冰而來;全國新農業現代化規劃落地生根;保生態減消耗綠色增產初見成效;全年1000萬人口的脫貧任務有望超額完成,脫貧攻堅實現良好開局。農民生活不斷提高、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業結構更順更優。
綠色發展:促進農業生產量變到質變
習近平的“三農”工作思想根植于一線農業生產勞動。1969年初,不滿16歲的習近平主動申請到農村插隊,來到了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那些年,種地、拉煤、打壩、挑糞……習近平什么活兒都干過。在鄉親們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麥子走10里山路長時間不換肩的習近平,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后生”。
正是因為有了和農民群眾一起勞作的經歷,習近平才更能體察民情、了解農民心里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更精確的引領當前國家農業發展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結構性調整。
習近平曾說:“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綠色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航標,也是習近平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糧食產量連續保持十幾年大豐收的境況下,在農民生活持續改善的形勢下,不以“產量至上”為中心,更強調土地持續產出能力的理念,正是農業發展新路徑的指引。
綠色發展,貫穿今年的農業生產工作。今年,農業部通過整合資金建立了100多個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和模式公關縣,遴選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特色明顯、產業帶動力強的縣,統一標準、集中建設,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今年農業部開始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重點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如今已成效顯著。今年,全國節水技術推廣面積超過4億畝;黑龍江、河北、四川、浙江等多個省份今年將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在東北地區、華北地下水漏斗區、南方重金屬污染區和西南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區已先期試點耕地輪休616萬畝。
今年的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
產業融合:助力農業結構更順更優更好
產業結構決定產業未來。有著7年農村生活經歷的習近平,對于如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有著深刻的認識并綢繆深遠:“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農業基礎地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工作以結構調整為重點,農業結構進一步調優,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明顯提高。
從布局上看,積極調減“鐮刀彎”非優勢產區玉米面積,引導東北優勢產區大豆面積同比增長17%以上;選取9個現代農業示范區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為優化重要農產品布局積累經驗;推進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內農牧業融合發展;啟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探索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
從產業結構上看,農產品加工業平穩增長,預計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在5.5%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預計全年鄉村旅游人數達到24億人次左右;農村電子商務方興未艾,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預計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超過2000億元。
創新改革:推動農村全面小康闊步前行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攻堅之年,習近平無時不刻在關注著“三農”的發展,他曾多次提到要在認識高度、重視程度、投入力度上保持良好勢頭。今年7月在吉林調研時他就語重心長地說道:“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松勁。”
所謂改革,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在習近平的殷切期盼下,黨和各級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文件、政策,用強大的改革力度和堅韌的改革決心推動“三農”的發展。
今年,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明確了產業扶貧的總體思路,全國22個扶貧相關省編制完成了精準扶貧規劃,計劃每一個貧困縣建成一批對貧困戶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
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全面實行,特別是集中部分資金支持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解決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目前各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基本建立,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已經組建完畢。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離不開財政“真金白銀”的支持。在農業補貼改革上今年同樣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漁業成品油價格補貼改革方面,將補貼與柴油價格變動、漁船動力脫鉤,降低漁業近海捕撈強度,調整資金支持漁民減船轉產、漁船更新改造等,鼓勵漁業資源養護。
“讓農業變成有希望的產業”對于農業的發展,習近平殷之切切。“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作為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指向最終必須落到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上。對于農村改革成果的最后目標,習近平要求,“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今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農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年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心部署,明年“三農”工作的重心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新局面,繼續在強農、富農、惠農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文/程祥 霍筠霞 張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業 改革 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