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12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符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長期增長潛力,而新的增長點就蘊含在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包括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五個方面。這些目標要求有助于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特征,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富內涵。顯然,全面小康不能只盯著經濟增長,還必須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這一基本原則,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意義,為落實這一發展思想、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
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實現這一奮斗目標,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孩子們也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另一方面,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補短板”的重要內容。補短板必須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出發,首先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解決好。一旦這些問題解決好了,還能釋放社會活力,創造新的增長點,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在本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得到了充分展現。會議研究的6個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都是大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關系6億多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關系農村能源革命,關系能不能不斷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農業面源污染;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關系2億多老年人口特別是40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關系他們子女工作生活;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和抑制房地產泡沫,是實現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關系全國13億多人“舌尖上的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向廣大群眾傳遞著溫暖和力量,鼓舞著全國人民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奮力前進。廣東各地區各部門務必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出發,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答卷。(南方日報評論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人民群眾 關心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