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對話岫巖洪災死亡名單統計者:總得有人知道實情
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的進展,關于洪災一直沒有真相,也沒有新的情況報告。我想知道真實的情況,是有人故意隱瞞,還是這次災難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我判斷,出了這么大的事,有關部門應該已經掌握了情況,但是我也沒有能力和資格去干涉政府工作,只能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自己去核實。
就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遭難的家庭損失慘重,失去了親人和財物,如果如實上報,他們應該能夠得到上級部門的重視,拿到應得的補助,及時重建家園。
“6天跑了八百里”
新京報:核實過程是怎樣的?
魏民:早年工作中積累的走訪調查經驗給了我很大幫助,也付出了很大努力。那時候是2013年夏天,將近30度,天比較熱,每次進村,總有一群人圍在樹陰下乘涼。村里的野溝里,還殘留著洪災沖下來的雜物。
我第一個走訪的是偏嶺鎮豐富村,距離縣城30多公里,當天就核實到5個遇難者。
事先并不知道哪里有人遇難,有多少人遇難,只能摸索調查。每到一個鄉鎮,我就沿著公路邊上的住戶打聽當地哪些村子有遇難者,然后再進村,找到村里的知情人問當時村里的遇難人員,再找到遇難者的家屬,一一核實。
我當時計劃走訪的地方,是我事先打聽到的洪災受災嚴重的6個鄉鎮,牧牛鎮、哈達碑鎮、偏嶺鎮、大房身鄉、興隆鎮、嶺溝鄉。一連6天每天早上6點出發,一個人開著車進村,白天全在村里走訪,晚上7點左右才能到家。粗略估算一下,那6天里我跑了八百里地。
新京報:名單怎么形成的?
魏民:走訪時我帶著記錄本和筆,核實到一名遇難者,我就記下遇難者的姓名、年齡、住址等信息,后來我把名單制成了電子表格,當年登記的手稿我至今保留著。
新京報:最終的核實結果如何?
魏民:最終,我統計出一份45人的遇難者名單,受災嚴重、遇難人數多的主要是哈達碑鎮、牧牛鎮和偏嶺鎮。45人名單中,有38人是確切的遇難人員,另有7人是作為疑似遇難人員暫時登記的。
7人中,有6人我沒有見到家屬,沒有核實到準確的死亡消息,登記的信息十分有限。還有一名楊姓村民,是在洪災后意外落水身亡,不能算作洪災遇難者。
新京報:家里人支持你做這件事嗎?
魏民:我去走訪時刻意隱瞞了家人,怕他們反對,就說自己出去辦事。直到前不久媒體曝光后,家人才意識到這份名單跟我的關系,他們覺得,就算我統計出了真實的死亡名單,也做不了什么。媒體曝光名單后,家人還特意交代我,不要向外面說,怕招來麻煩。
新京報:家人擔心招來什么麻煩呢?
魏民:沒有人知道這份名單是我統計的,可能也有人在查名單的來源。雖然時任的很多政府領導都調任了,但家里的子女都在當地工作生活,還是會有顧慮,擔心受到影響。
新京報:核實期間心理感受怎樣?
魏民:我核實完偏嶺鎮就發現死了5個,當時心里就有底了,認定政府極有可能隱瞞了真實的死亡人數。
我去遇難者家里走訪時發現,他們中有不少還沒有恢復正常生活,災難給他們帶來很大打擊。印象最深的是牧牛鎮的一名婦女,她的3位親人在洪水來的那天夜里,同時被泥石流沖走遇難。我找到她時,她還沒有走出(災難的陰影),暫住在一間臨時小房子里,生活無著落。像她這樣的受災家庭還有不少,每一個遇難者家庭都很讓人同情。
材料寄給有關部門一年未有回應
新京報:核實后做了什么,為何沒有公開自己的經歷?
魏民:走訪完成后,我沒有將名單公布出去,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途徑公布。一段時間后,我把這些整理成文件,作為情況反映材料給政府部門寄了過去,但是等了一年多都沒有回應。
后來,縣里的時任領導相繼調任,我以為再也不會有人管這件事了。
新京報:名單是如何曝光的?
魏民:我不知道這份名單是如何曝光的,我并未主動向媒體提供過這份名單。2013年6月我走訪結束后,一位遇難者家屬找到我,要走了這份名單。
新京報:曝光的38人名單是出自你的那份名單嗎?
魏民:12月13號那天,我在新聞上看到調查組認定岫巖瞞報當年洪災死亡人數的報道,里面還附有一份顯示38人的遇難者名單。我核對發現,那份38人名單與我核實的內容幾乎完全一致。除了刪掉了前面提到的7個不確定人員外,表格上的標題、人員信息,甚至名單順序都吻合。我由此確定,名單就是我的那份。
新京報:名單被曝光之后心情如何?
魏民:看到新聞里介紹說,這是一份來自當地民間的名單。可能只有我知道那份名單是我的,但是我依然感到震驚和激動。
最近幾天,“8·4”洪災再次成了岫巖的輿論焦點,朋友間閑聊時也會問起名單的來源,我沒有跟他們說是我核實的,只是輕描淡寫地搭了句“老天有眼”。
新京報:如何看待自己做的這件事?
魏民:我曾以為,自己的努力會白費,現在看到那份名單,我感到安慰和自豪。
新京報:對瞞報調查有什么期許?
魏民:現在整個岫巖縣的人都在觀望等待,希望有關部門還岫巖一個真相,還遇難者家屬一個公道,同時依法依規處置瞞報責任人。希望這一天來得越早越好。
新京報記者 李明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對話 岫巖洪災 死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