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阿膠價格暴漲一斤5000元 中國“滿世界找驢”
驢皮不夠,雜皮來湊。近年來,食藥監屢屢查獲阿膠里含有牛皮源成分,這在阿膠行業里成了公開的秘密。不少小作坊以牛皮替代驢皮生產,有的甚至用馬皮來替代驢皮,俗稱“雜皮膠”。驢皮與馬皮的功效卻完全相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驢皮具有補血的功效,而馬皮則有下血的功效。“人家孕婦吃阿膠是為了補血,你讓人家吃了馬皮,這不是害人嗎!”在濟南開養驢場的徐志奎說。
不僅僅是驢皮供不應求,滿大街的驢肉制品也時有摻假。研究“驢幫菜”的鄭重給北青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如今,一斤生驢肉的價格已經攀升到了35塊,“一個驢肉火燒,假如要加二兩肉,再加個餅,加上人工成本,怎么都得十來塊。”鄭重說,“低于這個價的,不少都是死豬肉。”
朋友不信,專門跑來找他吃“真驢肉”,吃完感慨:“原來真驢肉這樣兒,以前吃的都是假的。”
每年需400萬張驢皮
為了避免摻假,正規廠家在收購驢皮的時候,都要求帶頭帶尾。
驢皮剝下來之后,要先用鹽腌起來,防止腐敗,然后晾個四五天,才會交給驢皮販子。每到冬天,驢皮商人李躍(化名)就到了最忙的時候,山東河北兩地跑。盡管皮子越來越難收,但努努力,一年還是能收個上萬張。華北農村,是他收購的大本營。
徐志奎也一邊養驢一邊收購驢皮,今年大約能收購一萬來張,但這個數目對于龐大的阿膠生產需求來講,仍然微不足道。東阿阿膠集團活驢掌控部的副部長康鋒華告訴北青報記者,每年,僅東阿阿膠一家,至少需要上百萬張驢皮。
“這個數目,從來就沒有達到過。”東阿阿膠蒙東遼西天龍牧業總經理張向陽告訴北青報記者。早在2000年,東阿阿膠就意識到,雖然當時原料保證無虞,但毛驢數量的下降遲早會影響到生產,并早早布局,在全國建立起了20個毛驢藥材養殖基地。但如今,自養、國內收購驢皮加上海外收購驢皮,仍不能保證原料充足。“我們做藥企的,只有兩個生死關鍵,不能做假、不能斷原料。”
今年年初,新華網曾在報道中指出:山東阿膠行業協會根據100多家阿膠生產企業的年生產量報表推算,阿膠年總產量至少在5000噸以上。而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按中國市場阿膠銷售量估算,需要驢皮400萬張左右,而國內供應總量不足180萬張。
中國在“滿世界找驢”
一位東阿阿膠的員工告訴北青報記者,之前,全公司最難見的就是驢皮收購部門的員工,因為他們需要全國各地跑。雖然驢皮非時令產品,一年四季均有供應,但隨著驢子出欄量的逐年下降,收購的困難也在增加。以前跑一個點就能收購夠的皮量,后來需要跑好幾個收購點才能完成。“跑的地點多了,自然戰線拉長,花費的時間就多。”康鋒華說。
一般來講,毛驢一般在一歲到一歲半左右出欄,但短缺的現狀,已經讓商家們無暇苛求毛驢的年齡。“只要能保證是真驢皮,就挺好了。”徐志奎說。
為了保證供應,他們將原料采購的目標瞄向海外。去年,東阿阿膠的總裁秦玉峰在接受采訪時稱,東阿阿膠的驢皮原料進口比例已增至20%。
大量的海外收購驢皮,也讓不少外國人難以理解,他們不明白,為什么中國在“滿世界找驢”?中國網友則自嘲:“都是因為火燒啊”。據觀察者網報道,今年,尼日爾銷售給中國的毛驢數量一度激增,今年未到年底,毛驢出售量已高達8萬頭。而西非另一個國家布基納法索原有140萬頭毛驢,6個月內就有45000頭被屠宰。
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具有進口驢皮的資格,根據規定,生皮不允許用包裹直接郵寄到國內。目前,我國只允許生皮加工企業進口生皮,且每年均有配額限制,因為進口驢皮的手續很難辦,能直接開辟海外貨源渠道的商家并不多。“大部分所謂的進口驢皮,都是通過走私的途徑。” 徐志奎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阿膠價格 阿膠 驢皮 一斤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