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習近平的“經濟公開課”
時局 | 習近平的“經濟公開課”
人民日報客戶端 曹磊
最近,很多人都在關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關心這個重要會議,主要是因為關心中國經濟大勢。對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觀點很多,看法很雜,讓人頗為迷惑。
但有一個人的判斷與分析,你必須得聽一聽,而且聽了肯定有很大收獲。這個人就是習近平。
在過去幾年,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經濟公開課”不時開講:國內重要會議,下基層考察時的廠房車間、田間地頭,出訪期間的各類外交場合,都是他講解中國經濟、回應各種問題的課堂。
以下是他“經濟公開課”的部分內容,一起來復習。
【課堂主題】我為什么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抱著堅定信心
近年來,一些人總愛圍繞中國經濟的個別數據說事,一會說中國經濟不行了,一會說中國經濟放緩拖累世界了,繞來繞去總離不開唱衰中國經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表現不佳,7月跌破50%關口,更是引來一些人的借題發揮。
所以,習近平的“經濟公開課”首先就是講中國經濟發展大勢,關鍵詞是:信心。
對于“中國經濟還行不行”、“還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疑問,他的態度非常明確,“我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抱著堅定信心?!?/p>
對這種“堅定信心”,他細致講解: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運行態勢總體是好的。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這個判斷背后有著堅實的數據支撐。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6.7%,CPI上漲2%,觀察宏觀經濟的增長、通脹、就業、國際收支四大指標,都透出經濟增長的一個“穩”字。
更可喜的是,我國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更是升至兩年來高點,達到51.7%,已經連續四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
根據對中國經濟的深刻認知,習近平判斷:中國經濟仍然擁有巨大的潛能、回旋余地、內在韌性,完全有條件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三個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改革
作為“經濟公開課”的主講人,習近平特別善于劃重點。想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有高度了解,就一定要領會習近平在課堂上反復強調的三大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五大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于新常態,習近平強調: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他為新常態闡述三個主要特點: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雖然新常態下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但習近平要求人們更要看到機遇:第一,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實際增量依然可觀;第二,經濟增長更趨平穩,增長動力更為多元;第三,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前景更加穩定;第四,政府大力簡政放權,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
雖然下一步的工作“仍然要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習近平同時強調,要“防止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
與之相應的是,人們“要牢固樹立和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這五大發展理念,也正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精髓。
除了適應新常態,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習近平“經濟公開課”的重點內容。在他眼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課堂答疑】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反腐不會影響發展、中等收入陷阱肯定要過去
習近平并不滿足于講解中國經濟大勢、詮釋關鍵詞,他還很樂意解惑答疑,用權威表態消除各種關于中國經濟的錯誤猜測、推斷。
有些人推斷,中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對外資的需求正在降溫,開放大門將逐漸關上。對這種無端猜測,習近平特意在出席2015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予以回擊。他重申: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中國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