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下崗夫妻10年寄養8孤兒 視己出嘴對嘴為病兒吸痰
孤兒眼中的“爸媽”
不怕苦累 曾嘴對嘴幫冬恩吸痰
胡欣,半個月大,女孩;何汝海,男孩,出生剛10多天;夏雨恬,3歲,女孩;謝冬恩,女孩,不到1歲……說起自己的“子女”,胥正華眼睛里閃爍出慈祥的光。
她的手機里,存了很多娃娃們的照片,閑暇時就翻出來看看。她指著照片中的一個女娃娃告訴記者,“這孩子在我家待了一年多,現在在西班牙。”緊接著又翻出一家人的合影,用手點了點照片中丈夫抱著的男娃娃,“他被好心人領養去美國了,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
“我從沒把他們當成外人,寄養在這兒的每個娃娃,我都覺得是自己親生的。”2006年,剛出生不久的謝冬恩被胥正華抱了回來。小女孩是早產兒,有輕微智障。起初,很多人都斷定女孩活不過3個月,在胥正華的細心照顧下,孩子熬了過來。
從小,冬恩就體弱多病,因為是殘疾兒,很多診所還不敢接收。感冒時,她經常咳不出痰,看著女兒漲得通紅的臉蛋,胥正華都會嘴對嘴把孩子口中的痰給吸出來。
2014年,3歲的夏雨恬來到田家。在來之前,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個孩子被遺棄,可能是因為屁股上長了囊腫。帶回家后,胥正華和丈夫就抱著孩子四處求醫,從成都到廣元,看遍了大小醫院。
相處不到兩年時間,恬恬就把胥正華和田先潤當成了親生父母。在她被領養的前一晚,胥正華徹夜難眠。她摸著女兒的頭發,輕聲說:“寶寶,你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好好學習,不要忘了爸爸媽媽……”第二天早上,夫妻倆送女兒離開,剛走出門恬恬就跑回來,說要把門口的鞋子整理好才走。那瞬間,胥正華再也繃不住,哭了出來。
編輯:梁霄
關鍵詞:廣元 下崗 福利院 孤兒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