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警察法大修草案明確暴力襲警構成犯罪 從重追責
近日,公安部網站就人民警察法修訂草案稿公開征求意見。修訂草案稿從原有的52條增加至109條,對這部法律進行了較大程度的修訂。
1995年通過并施行的人民警察法,至今已施行20余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發生了許多變革,社會環境和社會矛盾也發生了諸多重大變化。
“人民警察法雖然在2012年有過修訂,但從總體上看,該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在解決新出現的社會利益矛盾、科學界定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邊界等方面,顯現出許多缺陷與不足。此次大規模進行修改,已是必然之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詹偉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無論從體量上,還是從修改內容的理念與立法質量上看,修訂草案稿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修改力度相當大。此次修訂,對于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需要,也是多年來我國人民警察隊伍建設發展和警務改革實踐成果的具體體現,更是健全與完善我國人民警察制度的重要內容。”詹偉說。
在詹偉看來,修訂草案稿的指導思想體現了中國特色、凝聚了公安改革創新的最新成果,反映出當前警察體制發展的時代特征,也明確賦予了公安機關與人民警察新的執法權,在警察職業保障方面增添了許多新的亮點。
首次對襲警處理作明確規定
修訂草案稿在警察執法權益保障方面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其中,首次對“襲警的處理”作出了明確規定。
修訂草案稿規定:暴力襲擊或者組織、協助、煽動暴力襲擊正在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構成犯罪的,依法從重追究刑事責任。以報復、泄憤為目的,威脅、恐嚇、故意傷害、殺害人民警察及其近親屬或者實施其他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從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從重追究刑事責任。
在詹偉看來,這一規定對于解決和減少目前日益嚴重的襲警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對妨礙警察執行公務的行為從重懲罰,不僅凸顯警察特殊的執法身份和職業特點,而且可以加大法律對不法勢力和不法分子的威懾作用。
“通過立法,對正在執行職務的警察給以特別的法律保護,對傷害警察的行為給以嚴厲的法律處罰,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彰顯了法律對警察職業的保障和尊重。”詹偉說。
與現行人民警察法相比,修訂草案稿新增了五種人民警察可使用武器的情形,其中明確規定,人民警察遇到“以暴力、危險方法抗拒、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暴力襲擊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情形,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這一改變對于充分發揮武器和警械在人民警察執行職務中有效阻止罪案的發生和擴展,保護受侵害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行使警察自衛權,保障人民警察執法權益具有重大作用和意義。”詹偉說。
增加職業保障凸顯以人為本
詹偉認為,此次新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在原有“警務保障”基礎上,新增了“職業保障”的內容,首次從立法層面突出了對警察權益的保護,有效彌補了過去立法中把警務工作與警察職業保障割裂開來的不足,凸顯了法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和以人為本的精神。
在工資待遇方面,修訂草案稿規定:國家建立符合人民警察職業和崗位特點的工資、津貼、獎金、補貼等保障制度。
在職業安全保障方面,修訂草案稿規定:國家重視人民警察身心健康和職業安全保障,對在有毒、有害、危險、邊遠艱苦等特殊環境下工作的人民警察,提供與其工作崗位相適應的安全保護條件。
修訂草案稿還規定了醫療機構救治義務:人民警察因公受傷的,醫療機構應當無條件及時予以救治,不得拒絕或者拖延。
“從這些具體的法條內容上看,修訂草案稿從對警察的身份權、申訴權等政治權利保障,到工資待遇、醫療、撫恤、保險等經濟權利保障;從對警察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權利保障,到依法履職免責等執法權利保障,都作出了較為具體的規定,保障內容緊密圍繞警察的職業保護來設計。至此,我國的警察職業保障制度建設也能像其他許多高風險職業一樣,有了具體的法律依據。”詹偉說。
在詹偉看來,修訂草案稿第八十四條體現出的“依法履職的免責和補償”思想,值得贊賞。
修訂草案稿規定,人民警察按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法律責任,由其所屬機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造成的損害給予補償。
“我認為,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在免責方面進行完善。人民警察依法執法的,不承擔責任;人民警察沒有明顯過失而發生的使用武器行為造成危害后果的,不追究責任。此外,還要完善相關國家賠償制度,人民警察為公共利益避免遭受損失,可以果斷采取措施,如果不幸造成了意外損失,不能由警察個人承擔,應由國家賠償。”詹偉建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人民警察 警察 草案 修訂 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