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人權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從1986年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發表至今,國際社會對發展權的內容和含義一直存在許多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三種主流觀點分別認為:發展權既是個人也是國家發展的權利,要求發達國家承擔將資金和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國際法律義務;在發展過程中尊重人權;將經濟和社會權利的保護提高到與公民和政治權利相同的層面上。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國際大討論中,由于其所涉及的國家根本利益過于重大,發達國家不愿讓幫助發展中國家成為他們必須承擔的國際義務。而多數發展中國家也不愿意或者不能夠為它們的政權增添更多的促進和保護人權的義務,因而也對發展權的議題失去了興趣。在此種國際政治環境中,發展權概念的提出沒能如愿打破西方國家對國際經濟秩序的壟斷地位。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雖然獲得不斷的提高,但是南北經濟差距繼續加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依舊突出。
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狀況不同,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逆勢而上,不但成功地擺脫了貧窮、落后的帽子,而且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究其原因,關鍵在于中國認識到如何與時俱進,順應國際社會發展的大潮流。在結合本國國情進一步詮釋人權與發展關系的過程中,中國學術界和政府逐漸認識到,實現人權與發展融合,要首先考慮發展經濟,但不能僅局限于發展經濟,人權與發展理應是一個得到更廣泛思考的議題。
首先,保障人權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它解決社會矛盾,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勞動力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而勞動力依靠勞動者的主觀意愿及客觀情況而放大和縮小。所以,保障勞動者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各方面權利的實現,能夠起到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性反作用。另一方面,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落實醫療保險等社會福利政策,能夠普遍提高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其物質財富的積累,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其“敢于”消費,進而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
人權與發展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人權的普遍實現需要以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而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地發展又離不開對人權的首要保障。保障基本人權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基礎,能夠為經濟發展掃清障礙,而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促進人權的實現。但是,真正實現人權與發展的相互融合,形成人權與發展相輔相成的態勢并非易事。在社會發展戰略中欠缺促進和保護人權的舉措,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國政府于2009年發布了第一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并于2012年制定了第二個人權行動計劃。這是中國政府頭一次嘗試制定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它們明確規定了中國政府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其與國家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密切相連,摒除了單一地、片面地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工業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作為評價發展指標的經濟學視角,促進了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的形成,明確了保障人權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述了在一系列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中有關權利保障的內容。
在制定和落實上述人權行動計劃的經驗基礎上,中國政府有意識地將第三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所涵蓋的時間節點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覆蓋的時間節點同步起來,從2016年延續到2020年。這樣一來,使得所有國家機構必須同時關注人權和發展的問題,從而將人權與發展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觀念真正落到實處。我們堅信這樣一個簡單的政策調整,必將能夠帶來我國人權事業、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的大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人權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