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逆城鎮化和被城鎮化并存 農民權益如何保障
城鎮化不能做“數字文章”
半月談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不少地方給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制定了預期目標,為完成目標任務,有的地方做起了“數字文章”。
一些城市在取消農業與非農戶口區別后,將民政劃分的城鎮區域內人口全部統計為城鎮戶籍人口,由此,大量城中村、城邊村農民“被城鎮化”。一些地區新型城鎮化職能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撤縣設區,郊區大量農村人口全部統計為城鎮戶籍人口,如此才能保證城鎮化率指標如期完成。
而在一些地方,征用土地成為完成人口城鎮化率的手段。在西部某市,記者發現該市2016年的農民進城落戶目標是5.6萬人。當問到能否完成既定目標時,該市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辦公室負責人說:“肯定可以完成,我們這么大的城市,隨便搞點征地就有幾萬人的規模?!?/p>
安徽省發改委發展規劃處副處長李全軍認為,戶籍人口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地方的真實城鎮化率。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避免出現強行推進城鎮化的現象。
要真正推進人的城鎮化,除了強化城市吸納功能外,還要盤活農村土地資產,讓農民和土地“解綁”。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三權”近年來得到強化,但由于關鍵的體制障礙沒有根本消除,農民資產的財產性價值無法實現,削弱了農民帶資進城的能力,這也把農民和土地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逐步開始明確推進農村土地改革“三權分置”: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今年10月30日,中央還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進一步健全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一些地方積極探索盤活農村土地產權,讓農民帶資進城。重慶市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推行了“地票”制度,引導農民自愿將閑置、廢棄的農村建設用地復墾為耕地,形成的指標在保障農村自身發展后,節余部分以“地票”方式在市場上公開交易。湖北省宜城市則在不斷探索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在前期確權及確定正常使用面積的前提下,本著農民自愿原則,對農民多占的面積實施退出有償獎勵辦法,一年來已有上百戶自愿退出。
編輯:梁霄
關鍵詞:戶口 城鎮 農業 農村 戶籍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