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震云:質樸的寫作者,邊緣的電影人

2016年12月07日 15:58 | 作者:張丹丹 | 來源:鳳凰周刊
分享到: 

劉震云:著名作家,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得主,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代表作有《一地雞毛》《故鄉》《一腔廢話》《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

霧霾偏愛十月份的北京城。采訪那天,劉震云風塵仆仆地趕來,滿臉通紅,短袖外面套著個黑色羽絨服,束腳的運動褲,輕輕便便。愛運動的人都知道,他那身裝扮是隨時可以跑起來的。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打開門,他操著濃厚的河南腔:“采著吶?”樸實而親切。

劉震云的語速很慢,可是思維卻像脫韁的野馬,時而迸出閃亮的星星點點。他善用比喻,大樹、海洋、河流、大象、獅子、貓和老虎等在他的口中層出不窮,說是為了讓人好懂,記者也好寫。他用嬉笑的態度,將紛亂的外在表象皮毛,砍得干干凈凈,抓住最本質、最內在的東西,可是細想一下,又覺得在他那里沒有什么本質,一切都被他的言語和思維解構了,只剩漫天飛舞的話語碎屑。

將你繞到他的邏輯里后,他像村口大爺一樣,躬著身子,屈著個腿,坐在椅子上,拿起他隨身帶的保溫杯,抿一口泡好的茶。瞇著小眼睛,環顧一下,微笑著問:“你說是不是?”他有一套自己遵循的理念和邏輯,強大到很少受外界干擾。

采訪快結束時,記者說起他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中,只有史為民是個明白人,問起他時,這次他沒有像之前那樣拐彎抹角,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肯定道:“我是個明白人,第一我覺得我不偉大,第二我覺得誰都不偉大,第三就是質樸比什么都好”。隨后他還不忘給記者忠告,“你以后采訪,凡是遇到認為自己特別牛氣、特別崇高的人,如果對他好的話,采訪完你就說,‘我引用劉震云的話,送給你倆字’。”他還不忘賣關子,“你知道哪倆字嗎?”

“傻子!”他站了起來,幽幽地吐出這兩個字,露出招牌式的謎一樣的笑容。

誰是“腹黑段子手”?

作家摩羅曾對劉震云有過精到的評價,“無論他裝扮得多么冷漠、多么灑脫、多么玩世不恭,實際上,他是如此迫不及待、如此無可遏制地將他所發現的破解民族精神生活的密碼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奉獻給這個苦難深重的民族。”

11月被一些媒體戲稱為“劉震云月”,因為他的兩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在同一月上映,并且都是由他自己操刀當編劇,一部是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一部是他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一句頂一萬句》,由女兒劉雨霖執導。

兩部電影未映先熱,前者獲得了多倫多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和特別獎,以及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員獎;后者則成為入圍埃及開羅電影節的唯一中國影片,兩部電影共獲得臺灣金馬獎的6項提名,包括劉震云本人的最佳改編劇本獎。

在劉震云那里,影視改編和文學作品并不矛盾,“不是什么娼妓和良家婦女的關系”,“我得允許我書里的人物他們出去吃別人的飯。說請你的朋友出去吃個飯行嗎?我說行。而且他還說了,請我的朋友吃飯,不但不讓我朋友掏錢,他還給錢,何樂而不為呢?”

這段時間他很忙,東一個場子、西一個場子地被安排著去趕,幫老友,幫女兒,也幫自己。晚上回來悶頭寫他不愿意跟記者透露題材的新小說,劉震云的妻子、著名公益律師郭建梅對《鳳凰周刊》記者說,“他不只這一部,手頭好幾部稿子呢,就壓在那兒慢慢打磨,一本一本慢慢出。他就是這么個人。”

其實,2015年9月,作為嚴肅作家的劉震云就在網絡上火了一把,火在“腹黑段子手”的身份。本來是去為作家嚴歌苓的新書捧場,卻成了“砸場子”,因為種種幽默犀利的言論,迅速在朋友圈和各大新聞網站走紅。后來被扒出來,他“砸”過的場子還多著呢。

“明明是一位實力派作家,偏偏走上了網紅的道路。”當時在場的北大中文系學生武芝對記者評價道,時間過去一年多,她提起來還是樂不可支。這大約就是劉震云的魅力之處。

他是克制老實的“農人”,生活中沉默寡言,崇尚質樸,甚至連作息都是農人式的,幾十年來都是早晨六點半起,晚上九點半休息,勤奮躬耕他的寫作一畝三分地。他將所有神圣的光環擊碎,態度上傾向于民間。一旦他面對的是公眾,他馬上就轉變成知識分子樣的謹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他說話圓潤,滴水不漏。可是這種“滴水不漏”不是不說,或者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他照樣敢說,只不過用淡淡地幽它一默的方式。

估計很少有嚴肅作家像他一樣,遭遇這么多標題黨,而且火藥味很濃。比如,《劉震云說如果莫言能獲諾獎,中國還有10個作家能獲獎》《劉震云隔空向馮小剛喊話“多給點銀子”》《劉震云:不要王家衛改編我的作品》《劉震云炮轟明星:表演不在銀幕,生活中演得很成功》。也有另類的,比如《11月成劉震云月,馮小剛最愛凌晨三點給他打電話》。

對此,他當然也有些苦惱,用他的話來說,指不定說了點什么,被媒體抓住邊邊角角造奪人眼球的新聞,他也連呼,真正的“腹黑段子手”在新聞界。不過他更多的是不在乎,“我沒事,他們愛怎么寫怎么寫。”話說出口的一剎那,他已經將一切都把控好。

從另一個側面來說,他在談話中會有意無意影射這些當下的大小事情,娛樂圈的、新聞界的、文壇的,即便清楚覺察到他在說什么,但是他的話又是飄忽的,行云流水,無定質,無定形,讓你抓不住根據和把柄,于是你報之會心一笑。

幽默是一個民族面對苦難的生存智慧,早幾年他在采訪中提到,“當幽默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時候,你突然會發現,它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生存的秘籍。認識到這個秘籍的人目前只有兩個,一個是魯迅,一個就是我。”不過現在,他顯然不愿意談這些形而上的“高深”“玄乎”的理論,“我不幽默,我是我們村最不幽默的人。”

簡單的道理,經過他的一番輾轉,一想,竟然獲得了一種脫離的陌生感。“俗話說得好,一個人撒米,一千個人在后邊拾,還是拾不干凈。”這是小說《我不是潘金蓮》目錄前面的一句話。

劉震云對記者說,“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可是細細一想,它又是個常識。”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的女主演李倩,對《鳳凰周刊》談起她心目中的劉大先生,“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而且他說話很慢,你能感覺到他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心里在琢磨另一句,但是他想表達的那句話是心里早就想好了的。聽他說話是一件很享受很有趣的事情。”

沒勁的“老夫子”

和臺上侃大山的氣勢不同,生活里他總是悶聲悶氣的,有時候一場不感興趣的飯局下來,三四個小時他能一句話不吭。他就是這樣極端地矛盾對立著。即便在結婚這么多年的妻子眼里,他都顯得有些怪異。

上世紀90年代,他常推著綠色的破舊飛鴿自行車去接女兒,街坊鄰居覺得一年也聽不著他說話。“你這人,頂沒勁!”天性爽直感性、富有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妻子經常這么和他說。

“急什么,不著急,急有什么用。”這是劉震云的口頭禪。

在郭建梅眼里,“你找他吵架也吵不起來,他會看著你:‘你說,你繼續說’。”

他通常已經在心里將事情翻來覆去整理了很多遍,做事周全、沉穩。妻子看來,他有點分裂人格,“生活中特別粗線條,特別傻又笨,但是在工作和寫作上是特別的細膩縝密,簡直兩極分化。”

在《一句頂一萬句》的男主演毛孩心目中,劉震云一直是個神一樣的存在,他在片場往那兒一坐,烤著“小太陽”(取暖器),就如同一根“定海神針”。他可以說是片場最悠閑的一個人,現場的工作是聽臺詞,晚上做后勤安排大家的伙食,但只要他在,大家就感到分外踏實。

李倩回憶,他總是慢悠悠的,有時也會著急跳起來,當他發現演員多加了一個嘆詞或者少說了一個語氣詞的時候。

雖然劉震云在當代文壇已經很有聲望和名氣,但鄉下的母親還是充滿著疑惑和不解,“俺震云是不是個傻子啊?”因為她分明看見,劉震云在家里小院的椅子上曬太陽,瞇著個眼似睡非睡,能坐一上午,最主要的是,一動不動。

郭建梅第一次見到劉震云是在一個同學的宿舍,那時候,他倒沒有現在這么嚴肅,反倒是滿口“托爾斯泰”、“我要成為中國的魯迅”之類的話。郭建梅當時就覺得這人飄飄忽忽的,沒多少好印象。

“你當時能想到他能走那么遠嗎?”記者問。

“懸。”郭建梅用這樣一個字來回復。不過她轉而補充,“80年代大學生哪看這些,婚戀觀都是很樸素的,也沒想到他以后能怎樣,主要還是這人人品好,勤奮,可以托付。”

要說劉震云最近有什么新的動態,沒有,無非是因為電影和劇本壓著,他不得已要從他喜歡宅著思考的家中出去“拋頭露面”。小說《手機》里,嚴守一的父親一天就說10句話,劉震云覺得,人這一輩子說的話大多數都是廢話。劉雨霖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劉老師”輕易不說話,他一旦說話,那就有大問題了。

如果要說劉震云有什么愛好,除了寫作,就是看書和跑步。

他看的書主要分為歷史、傳記、戰爭、宗教、文學這幾大類,而且看書速度極快,一般兩天就能看一本,但是對于喜歡的作家的書,能一遍遍翻到爛,比如加繆的《第一個人》。

說到愛跑步的作家,日本是村上春樹,中國就是劉震云,2008年他還是奧運火炬手。據他自己說,這件事,他沒有和村上春樹商量過。

跑步是當兵時就保留的習慣,因為要出操。早晨六點半起床,跑步兩小時。李艷杰是劉震云家幫忙的阿姨,因為大家都很忙,反而劉震云在家的時間相對多一點。她一臉敬佩地對《鳳凰周刊》說,“劉老師即便晚上熬夜做事到三四點,第二天早晨照樣六點半起床去跑步,雷打不動。”她感嘆一個人怎么會有如此的堅持和定力。

劉震云兜里永遠揣著豆腐塊狀的皺巴巴、破破爛爛的一張紙,上面卡著一支筆,也拒絕任何人要給他換成小本子。他跑步的時候,“姿態活像一個小老頭”,和滿頭大汗、意氣風發的一般跑步的人不一樣,他跑得很慢,而且眼神空洞、精神游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思考。有的時候,他忽然停下來,在紙上寫寫畫畫,又繼續跑,每次跑步回去,手頭的紙都被寫滿了。

“有時候他寫一個字,兩個字,一個符號,亂七八糟的,誰也不知道它代表著啥。”郭建梅說。

劉震云并不把寫作看成一樁多么偉大而神秘的事業,“一個人寫作沒有什么了不起,就和一個人做學問沒有什么了不起、當政治家也沒什么了不起一樣,把事情做好是應該的,就好像飯館一個廚子把爆炒土豆絲炒好是正常的一樣,無非是傻子太多,覺得一個人把土豆絲炒好很偉大。這不對啊,你說誰做事不是出于一個常識,而是出于真理或信仰啊。”

嚴苛的“苦行僧”

日常聊天,劉震云表現得灑脫冷靜,但卻在“暗地里跟你較勁”。“金牛座,屬狗的,特別固執特別堅定。只要是認定了,十頭牛也拉不回來。”郭建梅說。

在李艷杰的印象里,劉震云是一個做事有嚴格準則的人。“有時候開車,大家喜歡在沒人的時候抄近路,搶車道。劉老師繞再遠的路也會按照規矩來,紅燈是紅燈,綠燈是綠燈,黃燈是黃燈,界限分明。”

曾經有個讀者問劉震云寫作的秘訣,他講述了一個很能干的趕馬車的舅舅,在他13歲那年跟他的一場特別深刻的談話。舅舅對他說,“你要記住我的話,一輩子就干一件事,千萬不要干第二件事。我跟你一樣,也是既不聰明又不笨的人,所以我一輩子就趕馬車。”他記住了這句話,因此,“到現在為止,我就干了一件事——編瞎話。”

劉震云出生于河南延津的農村,家境貧困,15歲就去甘肅酒泉當了兵,因為當兵,第一能吃上白饃,第二好娶媳婦。當兵期間,劉震云就已經確定了寫作是他一生要做的事情,但成名之路遠沒有他現在說得那樣云淡風輕。

十五六歲的劉震云,就已經表現出了超強的意志力,經常幫別人站崗,站一夜,因為有燈可以看書,并且他還自學數學到微積分。參加高考時,當上了1978年河南省的文科狀元,而他一天高中也沒有上過。

劉震云曾在訪談中說起在北大讀書時困窘的生活,“菜可能分三種,一種是1毛錢的素菜,還有一種是1毛5的,里面有些肉星在其中,2毛錢的菜是紅燒肉和紅燒帶魚,2毛錢的菜我上大學從來沒買過,基本都是1毛錢的菜,但1毛錢的菜,我中午買絕不吃完,還剩一半,等晚上再買點米飯,一天1毛錢的菜能支撐下來。”


與女兒劉雨霖的合影。


即便是這樣,他在路上遇到乞丐,不管真假,總要給一毛兩毛,從那時一直延續到現在,成了家里的傳統。這種善良也都是郭建梅看中他的地方。劉震云大四那會兒,郭建梅的母親得了乳腺癌來北京醫治,精瘦的劉震云,醫院樓梯將老人背上背下,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錢省下來,買水果、糕點、肉包子給老人吃,自己太餓了,就撿起人家吃剩下的包子塞肚子。在一旁的郭建梅看到了,眼淚簌簌地掉,劉震云安慰她:“沒事,這個不臟的。”

1984年,兩人領了證。剛結婚那會兒,郭建梅工資29塊,劉震云32塊。家里的床是兩塊木板拼湊的。日子很清苦,住在農民日報社分配的火柴盒樓里,一居室,陰暗潮濕,墻還脫皮。

作家之路并不是順風順水,劉震云的稿子被大批地退回來,散放在紙盒子里,因為家里甚至連木箱子也沒有。一般都只能發一些豆腐塊的小說,偶爾在《十月》或者《當代》發一篇,回來都是要慶祝的。面對堆積的退稿,他還能不動聲色地修改再投,《栽花的小樓》就是退回來重寫的,后來發在了《安徽文學》上。

敏感的妻子第一次感覺到他心里承受的壓力,他也不吱聲,更不會和外人道,就一個人喝點啤酒。光著膀子,大夏天的,汗嘩嘩地流,頭發也大把大把地掉,尤其是在寫200萬字“故鄉”系列小說的時候。郭建梅看著不忍心,找編輯和劉震云的母親勸他放棄,“咱別當什么作家了,我們都出生在農村,要求也沒那么高,就當記者也挺好。”

“我一定會成功的,你放心。”他這樣勸慰妻子。

一家三口的合影。

他在工作部門也無心爭搶,不聲不響,但是發生了什么事情他都看在眼里。他寫《單位》,先從“五一”節單位分一車爛梨寫起,機關單位瑣屑的生活、復雜的人際,對人的蹂躪和奴役在他的筆下都毫發畢現。

被譽為新寫實代表作的《一地雞毛》,寫的就是主人公小林從單位到家庭的日常生活狀態,年輕人的夢想才情都湮沒在平庸、瑣屑、困窘的生活里。小說發表后,劉震云去上海參加一個直播節目,就叫“小林們談小林”,引起了很多共鳴,因為八九十年代,大部分的年輕大學生走上社會都是這么過,都是小林。

他不喜歡別人說他寫的是“小人物”、“小事情”。在他的意識里,大和小是可以轉換的,馮小剛也是看中了他的這點思考。比如《一地雞毛》里,小林家的一塊豆腐餿了,對他而言,這是比八國首腦會議還大的事。他曾經回憶在北大讀書的時候,鍋塌豆腐很受歡迎,因為它有油水,是素菜的價格卻又是最接近葷菜的菜。“大家都排隊在買鍋塌豆腐,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是等你排到了,你前一個同學剛好把豆腐買完了。”這真是一件大事。

在《溫故1942》里,他聚焦1942至1944年間河南省發生的大旱災和蝗災,餓死了300多萬人,但國民黨政府卻不作為,還照樣收繳苛捐雜稅。他探討了到底是餓死做中國鬼,還是活著做亡國奴。對于當時的國民黨高級官員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大事,而餓死300萬人相比而言就是小事。但是對于每一個災民,生死存亡的時候,人性壓倒了民族性,他們選擇活著做亡國奴。

“你都快餓死了,日本人給你糧食,你吃還是不吃?反正我是吃的。”劉震云說。

出世與入世

“他跟社會嚴重脫節,但又對社會入木三分。他沒當過官,但是他寫官場的刻畫把握精確。他沒當過農民,但是農民的一個眼神,他就知道這個農民在想什么。他也不懂法律,但是他寫上訪懂的不比我少。”郭建梅說。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做了大幅的海報,上面赫然寫著“忍還是不忍”幾個大字。電影里的牛愛國,在妻子出軌后一直面對著這個問題,幾乎可以上升到哈姆萊特“To be or not to be”這樣一個終極追問。劉震云一個很大的特點是能忍,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郭建梅大不相同,他有著超乎常人的理智和老辣。

郭建梅說,“《官場》和《單位》那是絕對的紀實作品,鉤心斗角,盤根錯節的關系,他什么都看在眼里,但是他不摻和。他在小說中刻畫得真切,用自己的方式對這個社會進行批判。”

他在2003年寫的《手機》,現在看來還很有前瞻性。寫出了科技文明對人的侵蝕,電影里葛優飾演的男主人公嚴守一最后將手機扔進了火坑。結尾處,嚴守一不用手機的幾年后,一個姑娘在向他推薦最新款的手機,可以移動上網、衛星定位,從葛優驚恐的表情里,我們可以感覺到,手機變成了一個逃脫不掉的夢魘。對于現代人來說,手機幾乎已經異化成了一個身體器官。

很少會有人知道,劉震云的手機是4年前的老款,根本不換,也從不接聽人的電話,都交給了電話小秘書。一般人手機一天最起碼充一次電,劉震云的手機擱在那里,幾天電都用不完。“你要想找他,那太難了,我也打不通他的電話,現在有事就給他發短信。”郭建梅這樣又無奈又好笑地對記者說道。劉震云也用微信,但不入任何群聊,微信聯系人屈指可數的幾個,女兒、妻子,還有馮小剛等極少幾個好友。他可以做到幾天不看手機。

他是絕對的“宅男”,“他不愛玩,也不會玩”。妻子和女兒想攛掇他一起,一家三口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是參加什么同學會,他都是倆字擲地有聲:“不去。”

可以說,劉震云是最早將小說讓渡到電影的作家之一,他還經常在電影里客串一些不著調的、讓郭建梅看了“起雞皮疙瘩”的角色。比如《甲方乙方》《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他都有露臉,但是交際卻并沒有想象中的八面玲瓏。他孤僻地專注在自己的文學世界,外面觥籌交錯的應酬,他毫無興趣,通常是能避就避,和郭建梅直爽、喜歡熱鬧的性格不同,這方面,他像閑云野鶴。

如果真是推辭不過,或者是朋友邀請、給學生開講座,不得已,他穿上自己從地攤上買的十塊或是十五一件的無領T恤就出門了。郭建梅和女兒很著急,時常擔心他會“丟人”,“他生活上太粗粗拉拉,毫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夏天一個背心一個褲衩,如果沒人提醒他要換,他就一直穿。”

“那咋了,還能給我攆出去?”

劉震云的衣服沒有一件是超過1000塊錢的,想拽著他去商場買衣服比登天還難。在家人的眼里,他在生活上極端地“低能”,他不知道怎么去打開罩在菜上的保鮮膜,經常換牙刷卻總是研究不透那個新牙刷怎么從小盒子里拿出來(常人都知道背后有一個口),每次都讓別人幫著打開。劉震云絕不打領帶,現在出席活動,全身西裝革履,那是強制著給他套上的。家人都拿他沒有辦法:“說出來有點丟人,他的衣服紐扣還經常扣錯。一次上臺還卷著褲腳。”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與世隔絕粗線條的宅男,一到寫作,他對人性的挖掘,對社會的洞悉,心思的縝密、目光的長遠卻不是常人能及。他的作品通常有一個小的切口,里面通往深邃。郭建梅最喜歡劉震云的一部作品是《我不是潘金蓮》,因為寫實,“特別通俗,就把那種社會的陰暗、法治的黑洞、官場的腐敗和人性寫得淋漓盡致,但是又沒有特別犀利的語言,跟說著玩似的一種冷幽默就出來了,我都覺得就是寫我們這些案子的那些東西。”

作為公益律師的郭建梅,遇到的維權案要棘手、殘酷、驚心動魄得多。而劉震云選擇的是“假離婚”這樣一個看似輕了很多的話題,《我不是潘金蓮》的劇本他前前后后改了12遍,不能不說有政治審查上的考量。不過,他在外并不會說。

可是,他并不抽離于這個世界,比如,他很愿意去菜市場溜達著買菜。劉震云買菜的時候,對自己和家人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絕不能和勞動人民討價還價,因為他們都是最辛苦的。

街上修鞋的、賣菜的、收破爛的,建房子的民工,他喜歡跟這些人聊天,和他們打成一片。他時常蹬個自行車就出門溜達去了。1990年代初,也沒有電話,一到吃飯也找不見人,家里阿姨便會說:“大哥準又在工地”。

果不其然,幾棟樓正在建,劉震云蹲在那里,跟民工們稱兄道弟,湊著在一起吃饅頭,吃燉粉條,每次當他發出“哎,你們喝啤酒嗎?”郭建梅就會覺得:“哎喲,我頭都大了,家里也沒什么錢啊”,劉震云出錢,十來個人,人手一瓶啤酒。大家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但是關系其樂融融。劉震云就用這種方式去獲得寫作的素材,很多故事就是這么聊出來的。

質樸比什么都好

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因為正處電影宣傳檔期,一些雜志在攝影棚里把劉震云“包裝”成“成功者”的形象。郭建梅一眼覷見那些照片,向后傾著身子,皺著眉,哭笑不得,“擺拍擺拍,太裝了太作了,那個不是他。”同時,她在那一堆照片里,看出一張年輕時樸素的劉震云和幼年女兒的照片,這時郭建梅的面部表情才舒展開來,“這才是他,眼睛小小的,長得也不好看。”

劉震云讀書時的北大中文系,很多老“五四”的老先生還在,王力、孫玉石、吳組緗、嚴家炎等,在他們身上他學來了兩個字“質樸”。他對記者說,寫作是有捷徑可走的,可是他選擇的卻是非常辛苦的一條路——質樸的寫作。

他的質樸還表現在心細如發,返璞歸真。劉雨霖對《鳳凰周刊》說起最近一個事,劉震云回到老家,去已故的姥姥墳前上墳,臨走的時候還不忘掐了一小根樹枝和摘了一小捧桂花,放在自己的刮胡刀包里,帶回來給劉雨霖。

劉雨霖說,“他打開那個小包,當時我的感覺,他就是能和我‘一句頂一萬句’的人。他知道我會想念奶奶和太姥姥,可是我又回不去。父親是對人間萬物有天地大愛的人。不是僅僅說他對我,對已故的老人,還有對那棵小樹,那小捧桂花。這對于別人來說,可能是具有詩意的瞬間,而在我這里,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我已經不能輕易記起來,很日常的事。”

劉震云只要一回老家,總要裝一車的水果、方便面等作為禮品送給鄉親們,吃飯的時候,他端著飯碗,“叔叔”“嬸嬸”地叫著去串門,絲毫沒有隔閡。

母親怎么也不明白,已經功成名就的兒子,為什么就不能衣錦還鄉,穿翻毛的皮衣、明晃晃的皮鞋,反而總穿得很土氣又普通,還央求著做裁縫的母親給他做三件對襟的黑色粗布夾襖。

他極其厭惡那種居高臨下的、悲憫的知識分子式寫作。他和他書中的人物都是平等的態度。誰又比誰能高到哪兒去啊?在劉雨霖看來,劉震云喜歡和書中的人物聊天,聽他們說話,你能感受到,在劉震云那里,那些人都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死的。

那是一種呼吸相通、血脈相連的感受。劉震云很愛他的姥姥,這個在他看來有著大智慧的老人。他曾經設想了三個理想,一個是到鎮上做個廚子,二是在一個鄉村戲班子里敲梆子,三是當一名鄉村教員。這三個職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生活在姥姥身邊。

他經常做一個夢,回到童年,“回到我們村,村里面的院子里,我姥姥依然健在,我們家有一棵特別大的棗樹,碩果累累,月亮也特別大,把棗樹的葉子打在了地上,這是我經常出現的一個夢境。當你醒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姥姥不在了,你很多舅舅、舅母都不在了,你小時候一塊兒上學的表哥有好幾個也不在了,恍惚之間不知身在何處。你會更理解,2000多年前一個山東人說的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那是他在真實地袒露自己,他的話語中有景色了,這是在小說中都不太會有的畫面。

劉震云的姥姥活了95歲,她對死亡沒有什么恐懼,臨死前很淡然地將自己的后事安排得特別清楚。小說《手機》里面寫到,嚴守一的奶奶留的遺言:家里還有一缸黃豆,辦后事的時候,換豆腐吃,孩子回來不要哭,沒用。

“這樣的人有資格出現在我的作品里,我是為這些人在寫作,就這么簡單。”

(實習生韓星童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陳佳

關鍵詞:劉震云 質樸的寫作者 邊緣的電影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午夜福利区免费久久 |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第一页 | 老鸭窝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