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贛鄱大地正打響著一場攻堅戰
江西省政協聚力鍛造脫貧攻堅“江西樣板”
瞄準主目標,充當主力軍,提供主動力
今年1月30日,省兩會剛閉幕兩天,撫州市黎川縣優撫對象王河清見到了省里來的“大干部”——省政協主席黃躍金。
“家人都還好吧,現在有什么困難,下一步怎么打算?”“還需要幫忙做什么?我們有干部派駐在這邊。”……黃躍金問情況、拉家常,暖到貧困戶的心里。
像這樣的訪貧問苦,是黃躍金的經常性工作:2012年來江西工作至今,黃躍金已7赴黎川縣調研視察,詳細了解扶貧脫貧情況,部署安排定點聯系工作,指導成立定點聯系幫扶工作小組,要求省政協機關、省民政廳等成員單位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協調會,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其他省政協領導也緊隨其后,定期深入定點聯系縣,幫扶內容從基礎建設到產業培養、從技能培訓到教育發展、從重點幫扶到調研走訪實現全覆蓋,推動扶貧工作邁向縱深。
在脫貧攻堅的舞臺上,江西全省三級政協組織和3萬多政協委員也在用腳步丈量從貧窮到脫貧的距離——
南昌市政協把推進精準扶貧列入2016年度協商計劃,深入縣區和相關部門了解情況,聽取貧困戶意見。7月召開對口協商會,政協委員和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面對面,共商脫貧大計;
今年來,贛州市政協爭取交通、水利、電力等部門支持,籌集145萬元改擴建1所中心小學、硬化4.4公里村道,投資130余萬元改造村原有電網,解決110戶農戶安全飲水問題;
井岡山市政協探索用活“扶貧+”,走出一條縣處級干部每人幫扶3戶、科級干部每人幫扶2戶、一般干部每人幫扶1戶的精準扶貧新路子;2015年市政協掛點村黃坳村貧困發生率由20.6%降至8.3%;
省、市、縣政協委員中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全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把資本、技術、市場、人才等優勢,與貧困地區的生態、土地、勞動力、特色產業等資源有機結合,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步伐。
爭做貼心人,當好智囊團,樹立新形象
為真正做到精準發力、精準扶貧,省政協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助推模式。
翻看今年的省政協工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建議》《精準扶貧應補齊農村師資這塊短板》《政府兜底保障 推進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借助鄉村旅游推進精準扶貧的建議》《法律扶貧應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精準施策 著力解決因病致貧返貧》《產業扶貧中出現的問題及建議》……委員們提出的每一條建議,瞄準的是民生問題,觸摸的是扶貧實情,反映的是群眾呼聲,堅持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踐行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初心是讓政協和群眾“很近”、讓黨和人民“心心相印”。
“怎么‘精’,如何‘準’,怎樣做才能識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今年1月22日的省政協常委會議就此出題,委員們想辦法,出實招,謀良策,發揮“智囊”作用。
“前提是建立識別標準。”謝洪華委員認為,除了看房、看糧、看勞動力、看家中有無讀書郎,還要把對象集中到建檔立卡戶、返貧戶、臨時貧困戶、邊緣貧困戶這四類重點人群上來,“比如空巢老人問題,應引起全社會關注。”
“優化識別程序是關鍵。”楊小華委員調研發現,按照“七步識別法”不漏一戶容易,不錯一人很難,他建議增加一個投票程序,先由黨員、組委會成員票選,再交村民戶主會評議。
“運用互聯網+,各地的貧困人數、貧困發生率、農民收入都能查到。”饒振華委員說,“省里打造的精準扶貧云,上面各類扶貧信息都清楚得很!”
9月26日,很多機關干部收到一條“求推廣”的微信:“黎川縣東華山景區決鐮嵊村,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有竹山林海、金黃稻田、層層疊霧,空氣飽含負氧離子……是國慶長假休閑旅游的絕佳去處。”發信人小郭是省政協駐村干部,他駐村以來,入戶走訪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核查比對貧困戶信息,盡力幫助所駐村制定脫貧規劃和實施年度幫扶措施,用實際行動立起了一個崇實干、敢擔當、有作為的政協干部形象,也在努力兌現著“真幫實干,帶著群眾干,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奔小康”的駐村承諾。(通訊員 邱修梁)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脫貧攻堅 政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