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遏制艾滋病,我們還需推開幾重門?
九成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經性途徑傳播,約有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和病人尚未被發現,至今沒有可用于預防的疫苗和治愈性藥物……
“十二五”期間,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發現率增加了68.1%,病死率降低了57%。艾滋病防治工作基本實現既定目標,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但是,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社交新媒體的流行增加了防艾難度。遏制艾滋病,還需推開防控、檢測和科研“三重門”。
防控之門:社交新媒介等增加危險性行為干預難度
手機搖一搖,微信聊一聊,一次輕率而“方便”的性行為,暗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巨大風險。
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獲悉,經性傳播已是艾滋病病毒的最主要傳播途徑。今年1至9月,我國新報告經性傳播感染者比例達到94.2%。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分析,從生理角度看,性行為是人類基本生理需求,私密性和隱蔽性強;從社會角度看,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流動日益頻繁,“一夜情”“性交易”等現象增多。而互聯網等社交新媒介的廣泛使用,增加了易感染艾滋病行為的便捷性、隱蔽性;新型毒品濫用,“毒”“性”交織,加劇了不安全性行為的發生……這些社會因素加大了防控工作難度。
此外,受多種文化思潮影響,一些人的性觀念發生改變,婚前性行為、多性伴等現象增多。加之青少年性教育落后,外來務工人員和老年人群業余文化生活單調,不使用安全套等不安全性行為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風險。
專家建議,切實提高宣傳教育針對性,增強全民艾滋病防治意識。根據不同人群特點,開發適宜的宣傳材料。對流動人口、青年學生、老年人等相關高危行為人群加強警示性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
“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開展艾滋病疫情信息交流與警示、感染風險評估、在線咨詢等活動,增強全民艾滋病防治意識。”吳尊友說。
“我在臨床中發現,還有些感染者‘知行分離’。他們清楚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但是沒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副主任趙紅心說,“要讓大家明白,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僅僅是一個行為,就可能改變疾病的傳播和人的命運。”
檢測之門:發現更多感染者需織密檢測篩查之網
檢還是不檢,成了很多高危行為人群的“心病”。目前,全國尚有約三分之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知曉自身感染狀況,有些人沒有檢測意識,也有些人因擔心隱私曝光、社會歧視而不愿接受檢測。
擴大檢測,才能有效發現和管理傳染源。“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研究發現,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推動擴大檢測和感染者治療措施,可有效減少男男性行為人群50.3%的新感染。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紹,我國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人次數已從2010年的0.6億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4億人次,降低了感染者的傳播效率,促進了盡早發現需要接受治療的病人。但是,仍有高風險人群難以覆蓋到,感染者發現率仍偏低。
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到2020年,我國將力爭實現診斷發現并知曉自身感染狀況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達到90%以上。向這一目標邁進,必須織密檢測篩查之網。
——提高檢測可及性。相關檢測機構要創新服務方式,通過網絡預約等手段,方便有意愿人群接受檢測服務。探索通過藥店、網絡銷售檢測試劑等方式開展艾滋病自我檢測。
——落實預防母嬰傳播工作全覆蓋。以婦幼健康服務網絡為平臺,重點提高經濟發展落后、偏遠、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預防母嬰傳播的服務能力,在預防母嬰傳播工作覆蓋全國的基礎上提高服務質量。
——落實血液篩查核酸檢測工作全覆蓋。公安、衛生計生等部門要經常性打擊非法采供血液血漿和組織“賣血”活動,檢驗檢疫部門要加強對入出境人體組織、血液、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的檢疫。
——提高隨訪服務質量。強化對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支持、行為干預和檢測、醫學咨詢和轉介等工作,告知合法權益、責任義務和相關政策法規,督促他們及時將感染情況告知與其有性關系者,并動員開展檢測。
——全面落實救治救助政策。全力推進抗病毒治療工作,推動將所有符合治療標準、自愿接受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納入治療范疇。
科研之門:取得關鍵突破需加快藥物技術創新
安全有效疫苗及藥物的研發,是全球抗艾科研人員的共同課題。“十二五”以來,我國推進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涌現出一批科研成果,為艾滋病的科學防治奠定堅實基礎。
吳尊友介紹,通過“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等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我國已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第四代艾滋病診斷試劑將窗口期從3周縮短到2周以內,全自動高通量核酸血篩檢測體系將檢測窗口縮短到11天,淋巴細胞計數試劑打破了高端診斷試劑由國外壟斷的局面;我國也在進一步加強抗艾藥物的自主研發能力,創制了新一代艾滋病疫苗載體。
在艾滋病長效治療方面,我國有望取得新突破。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注冊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由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謝東帶領團隊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效抗艾藥“艾博衛泰”,已被列入優先審評序列。
“開發長效注射抗艾藥物,是當前國際抗艾新藥研發的重要趨勢。”謝東說,“‘艾博衛泰’的特點是增強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將病人每天服藥改變為每周注射1次,這一成果是世界抗艾藥物研發領域的重大突破。”謝東說。
加強科研攻關,是艾滋病防治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專家指出,下一步推進的重點是,開展艾滋病疫苗、新型診斷試劑及耐藥檢測技術、母嬰阻斷技術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感染預防控制策略、創新藥物及二線藥物仿制、臨床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優化等研究。
目前,中醫治療艾滋病已在一些地方初見成效。專家指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形成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案。(參與采寫:余曉潔、王賓)
編輯:趙彥
關鍵詞:防治艾滋病 疫苗 治愈性藥物 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