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網購搶購有“陷阱” 農民“剁手黨”該咋維權
陷阱三:虛構原價搞促銷
【案例】村民王女士在某網上旗艦店購買減肥香皂5塊,網頁顯示促銷價38元,價格88元(88元用刪除線劃除),買2減10元,王小姐實付款170元。后來,同事提醒她,該產品的月成交記錄中并無以所標原價88元銷售的記錄。王女士認為該公司的行為已構成欺詐,起訴至法院,請求退貨退款并3倍賠償損失。
【說法】虛構原價、虛假優惠折價,誘騙他人購買的,應屬價格欺詐。“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促銷活動前7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果前7日內沒有交易,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本案經營者明知其產品不存在88元的原價仍然捏造交易價格,已構成價格欺詐,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定,應退貨退款并3倍賠償消費者損失。
陷阱四:自定“規則”欲躲責任
【案例】某典藏公司在網站銷售名為《春意盎然》的拍品,市場價3500元。小張下單購買了此拍品。數小時后,該公司致電小張稱由于公司失誤在網站上將價格登錯,且商品已被賣出;依據其網站中公布的《注冊協議》規定,僅在藝術品從倉庫實際向消費者發出時,雙方之間的合同才成立,故不予發貨。小張訴至法院,要求典藏公司交付拍品及相關證書。
【說法】本案注冊協議中關于僅在藝術品從倉庫實際向消費者發出時雙方合同才成立的條款,實質排除了消費者基于要約進行承諾的權利,賦予了經營者單方決定是否發貨的權利并免除了其不予發貨的違約責任,對此應作出合理的、充分的提示并提醒消費者注意。但其并未要求注冊時必須閱讀《注冊協議》,且僅在用戶下單成功后在下方以小字提示,故《注冊協議》中關于要約承諾的相關條款對消費者不發生法律效力。(鄭慧媛黃丹)
編輯:梁霄
關鍵詞:消費者 陷阱 網購 價格 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