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中國夢”提出四周年:繼續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追夢之心更自信——新精神新境界凝心聚力,新藍圖新希望催人奮進
這是一個人人尋夢、人人追夢、人人圓夢的時代。
位于杭州西部的夢想小鎮,粉墻黛瓦的江南民居和美輪美奐的現代建筑交相輝映,12個舊時糧倉被改建成孕育夢想的“種子基地”。
去年5月,當“青團社”這家由90后年輕人創辦的大學生兼職招聘平臺入駐這里時已經發不出工資了。利用小鎮優勢,一年多來“青團社”獲得了5000多萬元風投,吸引了2000多萬學生用戶,目前估值已過億元。
小鎮上,每天都在發生這樣“夢想成真”的故事。4000多名年輕創業者集聚這里,各類創業項目已達780多個。
夢想小鎮只是當前中國人追夢、逐夢、圓夢的一個縮影。今日之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東部沿海還是西部內陸,一種一往無前的開拓力量,一種前所未有的進取精神,一股不可抑制的創新活力,激蕩在每個角落。
這是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
“感覺跟做夢一樣,現在都不敢相信。”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甘肅禮縣新合村的90后小伙康維起這樣說。
兩年前,這位退伍返鄉的農村青年開了家網店專賣蘋果。高速公路可能通不到西部偏遠山村,“信息高速公路”卻可以到達。僅用1年時間,他就通過網絡讓銷售額達到了870萬元,還帶動當地果農走上了致富路。
這是一種實干興邦的擔當——
“還有10個村小組不能正常接收手機網絡信號”“路橋老舊影響村里發展產業”“有的殘疾人沒有辦理殘疾證”……翻開江西興國縣雙龍村駐村“第一書記”朱長華的民生賬本,一項項待辦事項背后深厚的為民情懷躍然紙上。
“讓老區群眾快點再快點脫貧致富,共同實現小康,這是我們的責任。”朱長華說。
這是一種萬眾歸心的力量——
5年前,王欣然在美國讀完博士后,帶著“創新興國”的夢想回國工作。如今,他在南京正帶領團隊從事著石墨烯等高精尖超薄二維材料的研發。
“我作出這個決定其實沒有多少猶豫。”這位年僅35歲的博導說,國家提出“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對于一個立志搞科研的人來說,是個難得的機遇。他堅信:“21世紀科研,最大的機遇在中國。”
這是一種開放豪邁的氣魄——
在北部邊陲滿洲里,27歲的中俄混血姑娘安娜經營著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她的夢想是把俄羅斯國家大馬戲團引進中國,“為中國夢增添更多的色彩”。
而在數千公里外的福建平潭,來自臺灣嘉義的林智遠和許琳宜夫婦從事著兩岸文化創意工作。“我們希望用藝術的概念,讓更多的夢想開花。”林智遠說。
偉大的事業,源于偉大的夢想;偉大的夢想,指引偉大的事業。
放眼神州,在中國夢的感召和引領下,對幸福生活的獲得感與日俱增,對共同目標的認同感與日俱增,對民族復興的自豪感與日俱增。
歷史的時針轉向2016年歲末。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坐標上,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刻——“十三五”開局之年即將過去,距離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剩不到5年。
今天我們距離夢想的彼岸如此之近,困難和挑戰同樣前所未有:經濟還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5000多萬農村人口尚未脫貧,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公平正義陽光仍待照進每個角落,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前路雖艱,初心不忘。
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催人奮進:
“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國防更堅強。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設的獨立、民主、富強的國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我們的身后是波瀾壯闊的奮斗歷史,我們的面前是噴薄而出的復興曙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砥礪前行、步履鏗鏘!(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編輯:曾珂
關鍵詞:習近平 中國夢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