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今年9月,位于合肥市瑤海區的勝利路小學迎來了開學。黃女士家所屬的學區并不在此,但她特地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套“學區房”,之后甚至將戶口也遷了過來。
勝利路小學并不是當地的“名校”,甚至有些“默默無聞”, 它藏在深巷中,僅僅8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一棟簡單的教學樓緊挨著一片并不算寬闊的操場。
黃女士之所以費盡“周折”,就是因為這所學校是當地為數不多的愿意接納自閉癥兒童的普通小學。近5年來,學校先后接收了5名患自閉癥、腦癱的特殊兒童,為他們提供普通小學生一樣的學習環境。而擱在其他“名校”,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2011年9月,剛剛帶完一屆畢業班的勝利路小學語文老師劉后勇成為一(2)班的班主任。他得知,班里要安插一個“特殊”的同學進來,并且孩子媽媽要每天來陪讀。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劉老師才“摸清”了張衛(化名)的“特殊”來源于自閉癥,他決定試著幫助“母子倆”融入班集體,這一試,就是5年。張衛的母親王玲(化名)2008年為了孩子,毅然辭去了合肥一家大型企業設計師的工作。由于很多幼兒園不接收自閉癥兒童,王玲不得不將孩子送到定點接受務工人員子女的幼兒園。在孩子7歲那年,她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孩子送到普通的學校,讓他接受和普通孩子一樣的教育。
于是,她找到了位于自家學區范圍內的勝利路小學,校長黃祖榮起初也很猶豫,畢竟沒有這樣的“先例”,但他還是決定給王玲和兒子一個機會。
“不想讓孩子受到‘特殊’對待,想讓他在‘普通’的環境中成長,培養他的行為習慣,能和同齡的孩子們一樣正常的交流,長大后才能被社會所接納。”在她看來,普通學校里面那種環境和氛圍是家里和特教機構所不能給予的,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剛到班級的第一年,張衛沒有規矩意識,自我約束和學習能力都幾乎等于零。他會突然大聲喊叫,甚至會離開位子亂跑,同學們投以詫異的目光。下課以后,他和別的孩子也沒有什么交流,老師跟他交流,也得不到回應。這讓劉后勇老師十分頭疼。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