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國內啤酒開拓市場做好供需有效對接
國內啤酒開拓市場要做好供需有效對接
進口啤酒與國產啤酒的市場爭奪由來已久,但呈錯位競爭態勢。國產啤酒一直以低價、并購等方式占領市場,產品多是度數較低的淡啤酒;而進口啤酒由于在新鮮度上不及國產啤酒,轉而在口感、品類、營銷等方面進行創新,通過塑造高端小眾的產品形象吸引高消費群體,進而提升市場占有率。二者針對的并非完全相同的消費人群,但消費需求總在不斷變化,部分消費者轉向進口啤酒,甚至成為其忠實擁躉。
有觀點認為,相較于歐洲傳統的啤酒釀造工藝,國內廠商以淡啤酒為主的生產早已落后于世界趨勢。這種觀點并不正確。事實上,各個國家在啤酒釀造工藝上幾乎沒有差別。之所以會有“國外啤酒釀造工藝更加先進”的錯覺,主要是國外廠商擅于通過創新來改善啤酒口感,使啤酒口味更加多樣,給消費者更多選擇。國內啤酒廠商對淡啤酒的大量生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因為國內飲酒需求往往更重數量,低度酒顯然比高度酒更受歡迎。
可以看到,國內啤酒消費總量的下降,并非是各類啤酒產品的全線萎縮,主要是低端類產品的消費需求縮減,高端類產品的消費需求在上升。這背后所暗示的,是我國啤酒行業逐漸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的趨勢性變化,消費總量走低的本質就是低端產品供給過剩而高端市場還未形成之間的矛盾。啤酒市場要抓住消費者,需要做好供需兩側的有效對接。
首先,產品供給是啤酒企業分享消費升級紅利的重要抓手。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意識更加成熟和多元,消費群體的劃分已進入更為細分的層次。進口啤酒和精釀啤酒這些看似小眾的產品之所以能快速占有市場,就在于滿足了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如能加以有力的引導和推動,細分領域的市場潛力將會被大大釋放,小眾也有可能成為主流。對于這樣的消費需求,生產者要能敏銳發現、及時調整、有效供給,以免供非所需、需無所供。
其次,制度供給對于啤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將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酒類產品的消費不同于普通食品的消費,啤酒行業的有序發展也需要通過特別的政策法規進行規制。當前,國內啤酒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全面有力的監管對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至關重要。
在消費升級的產業變革中,為應對日益層次化、精細化的消費群體,國內啤酒廠商都在大力重構產品結構,推出了不少中高端啤酒產品。如今的消費者對生產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出了更高回報,那就是以創新的精神、過硬的品質、強大的品牌賺取超額利潤。國產啤酒與進口啤酒并非對立狀態,兩者之間應當是互相提攜,共同推進市場的變革,用合力促進產業結構性調整的順利過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啤酒 消費 國內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