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脫貧攻堅一年:從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
原標題:全面小康“最后的戰役”:脫貧攻堅一年進展如何
去年今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明確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并定下了此后脫貧攻堅的時間表、路線圖,還讓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人們普遍將這稱作“軍令狀”。
5年攻堅,第一年的作為,至關重要。這場攻堅戰,堪稱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前“最后的戰役”,要面對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按時按標摘窮帽
面對5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攻堅戰,中國迎難而上。
這一年,許多省(區市)都印發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按照各自實際情況,規劃脫貧“摘帽”的時間表、路線圖。
比如,山西省提出,2016年脫貧50萬人、2017年脫貧56萬人、2018年脫貧55萬人、2019年脫貧46萬人、2020年脫貧25萬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明確今年120萬人脫貧和1000個貧困村8個縣(市、區)摘帽;貴州省則將其分為兩步,到2017年末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00萬人以上,再到2020年末實現623萬現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而在2016年全國省級“兩會”全部結束后,梳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至少24個省份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年內脫貧人口具體目標數。其中,湖北、陜西等11個省份將目標人口數定在百萬人或以上。
也有省份提出貧困縣“摘帽”的目標。例如,2016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實現5個貧困縣“摘帽”;而根據《陜西省“十三五”農村脫貧攻堅規劃》,陜西2016年除了要讓130.1萬貧困人口脫貧,還要讓2個貧困縣“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許多省份出臺了相關標準,但在脫貧“摘帽”這件事上,需要遵循的是“國家標準”。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明確規定了脫貧“摘帽”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退出標準和程序等。比如,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以嚴格的數據來衡量。
編輯:梁霄
關鍵詞:脫貧 扶貧 攻堅 中央 責任書 硬骨頭